密的冷汗。
他飞速转动着自己那颗善揣上意的头脑,迅速跟上了皇帝的思路,沉声回答:
“臣知晓。金人灭了北宋,定都中都。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衍圣公孔端操叩首来降,被金国册封为新的‘衍圣公’。而其兄孔端友则护送着孔氏家庙中的先圣夫妇楷木像仓皇南渡,投了我大宋高宗皇帝。高宗为表正统,亦在衢州册其为‘衍圣公’。”
皇帝的唇角终于有了一丝弧度,却不是笑意,而是极致的嘲讽。
“一家人,事二主。一个在金国沐猴而冠,享受伪朝的尊荣;一个在南宋偏安一隅,继续做大宋的圣裔。北方的金国赢了,曲阜的富贵在;南边的大宋若能北伐成功,衢州的富贵也在。无论天下最终谁属,他孔家的传承与富贵,都万无一失。”
皇帝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讲述与己无关的古老故事。
“好一个东西两店,鸡蛋两押的万全之策!这就完了吗?”
朱由检的气息陡然加重,像是狂风将起的前兆,步步紧逼:“等到蒙元铁蹄自草原南下,踏碎了金国的锦绣山河。那位在金国当着‘衍圣公’的孔元用,他做了什么?他降得比谁都快,比任何一个女真贵族都快!蒙古大汗的军队还没彻底扫清中原,他的降表就已经送到了蒙古人的案前。”
皇帝的目光陡然转回,如两道利剑直刺温体仁:“温卿,你可曾听闻,在我华夏大地上曾有过何等壮观的景象?”
温体仁只觉得口干舌燥,喉咙发紧。
他已经完全明白了皇帝的意图。
温体仁艰难地开口,声音嘶哑:“陛下圣明……臣闻,彼时天下,曾一度……曾一度同时有三位‘衍圣公’并立。”
“一位,是南宋朝廷在衢州册封的孔洙。”
“一位,是金国覆灭后,被蒙古人暂时留用的前金国衍圣公孔元措。”
“还有一位,便是那位急着投诚,被蒙古人新封的孔元用。”
“一门三公,分侍三国……实乃…旷古奇闻。”
“旷古奇闻?”
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朕看是旷古奇耻!”
朱由检的声音不再平淡,而是充满了怒火与鄙夷,那股积压已久的帝王之怒在此刻轰然爆发!
“所以,当蒙元大军磨刀霍霍,饮马长江,准备南下覆灭我汉家最后一个朝廷时,那位南宋的衍圣公孔洙主动上书忽必烈,请求取消自己的‘衍圣公’封号时,朕一点也不意外!
这已经不是某一个人的选择,这已经是一种刻进了他们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