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综合其他 > 皇明 > 第409章 通商解厄,宝钞重谋

第409章 通商解厄,宝钞重谋(3 / 11)

“绝不能让这海贸的生意做不成,更不能让那些士绅的阴谋得逞。”

“奴婢明白!”魏朝当即回话。

吩咐完这些事情之后。

朱由校转身,看向挂在一边的大明舆图,手指按在舆图上,手指划过那些标注着“桑蚕核心区”的地名,眉头却未舒展。

他方才动了“镇压江南士绅”的念头,可转念一想,暴力手段虽能立威,却难免激起民怨。

他倒不怕那些士绅作乱,毕竟这群人只会算计利益,论打仗远不是京营的对手,真敢反,派一万京营铁骑南下,便能轻易平定。

可他真正担心的,是西夷订单上那几十万匹生丝。

若是江南士绅真的垄断了蚕丝,朝廷完不成订单,不仅会损失百万两白银的收入,更会让西夷看轻大明,日后通商的主动权,怕是要旁落。

生丝生丝

现阶段来说,朝廷还真的依靠江南。

生丝的源头,便是那小小的蚕茧,是蚕农们辛苦养出来的蚕丝。

蚕丝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生丝的产量,也决定了能否完成西夷的订单。

“江南终究是核心啊。”

朱由校轻声感叹。

苏州的蚕丝以“细柔匀净”闻名,松江的蚕农能一年养三季桑蚕,湖州的蚕丝更是专供皇家织造局,这三地产出的蚕丝,占了大明总产量的七成以上。

可如今这些地方被士绅把持,若他们真的提前囤积蚕丝,朝廷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

除了江南,北方也并非不能产蚕丝。

山东的青州、兖州两地,历来是北方养蚕的重镇,尤其是青州的柞蚕,以柞树叶为食,无需像桑蚕那样人工大规模种桑,柞树在山东的山地里随处可见,耐寒耐旱,连寒冬都冻不死。

河南东部的商丘、开封周边,也有农户养桑蚕,陕西的关中平原更是因气候温和,能种桑树,产出的蚕丝虽不如江南细腻,却也能用。

可一想到北方蚕丝的局限,朱由校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北方的蚕种,大多是柞蚕,体型比江南的桑蚕大上一圈,丝纤维也更粗、更有韧性,织出来的“鲁绸”厚实耐磨,适合做军需的帐篷、士兵的冬衣,或是北方百姓穿的粗布衣裳。

可西夷要的是细腻的生丝,用来织轻薄的丝绸,柞蚕丝显然不符合要求。

至于北方的桑蚕,只在山东临清、河南开封周边有小规模养殖。

北方的无霜期太短,一年只有一百八十到二百二十天,桑蚕一年最多只能养一两季,而江南能养三到四季。

最新小说: 玻璃海 落地须弥:我的数值没有问题! 霸宠 速通武林,拳镇诸天! 火影:是,宇智波大人! 逆转 精神体每天都在替我四处留情(NPH) 谁教你这么御兽的 港片情报王 路明非,成为艾尔登之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