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轻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纵有再多伎俩,也翻不出大明的手掌心。
等毛文龙到京,定要让水师加强南海巡查,让这些蛮夷知道,大明的商道,不是他们想抢就能抢的。”
他将这封密报放在一旁,随手拿起第二封,封皮上写着“江南士绅动向”。
只看了几行,朱由校原本舒展的眉头便紧紧皱了起来。
密报上写得清楚:通商消息传到江南后,苏州、杭州一带的士绅反应激烈。
不少人私下聚会,甚至有传言说,他们要联合蚕农,提前签订蚕丝收购契约,垄断生丝产量。
“这些人,胆子倒是真的大。”
朱由校的声音冷了下来。
这些该吊路灯的江南士绅,他们的想法,朱由校如何会不清楚?
此前他们靠着走私生丝、瓷器,能赚双倍甚至三倍的利润。
如今朝廷禁止走私,只允许他们将生丝卖给江南制造局,再由制造局统一与西夷交易,价格虽比市价高些,却远不及走私的暴利。
对这些贪得无厌的人来说,少赚的那部分,便如同割了他们的肉。
“朕本想着,留一条活路给他们,不想他们倒反过来要挟朝廷。”
朱由校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提前订下蚕丝,无非是想让朝廷无法完成与西夷的订单,到时候西夷不满,朝廷只能被迫放宽走私限制,他们好再赚那笔黑心钱。”
想到这里,朱由校的眼神彻底冷了下来,原本温和的目光里,渐渐翻涌着杀气。
“真是好大的胆子!阻碍朝廷通商,便是与大明为敌!他们到底有几颗脑袋?”
此话说完,朱由校看向骆思恭,厉声说道:
“传朕的旨意,让江南镇守太监密切监视那些士绅的动向,一旦发现有人敢强制蚕农签契约,或是囤积生丝,立刻抓人!抄没家产!
朕倒要看看,他们的骨头有多硬,敢跟朝廷作对!”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连忙躬身应道:“臣遵旨!即刻便派人快马传信给南京镇守太监!”
朱由校点了点头,但他眼中倒是还有几分担忧。
江南士绅盘根错节,势力庞大,处置起来需谨慎。
但通商之事关乎大明国运,事关重大。
若是连这些士绅都压不住,日后荷兰人、葡萄牙人更会轻视大明,海疆的安稳,便无从谈起。
“还有,让户部即刻统计江南制造局的生丝储备,若是不够,便从四川、湖广调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