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综合其他 > 皇明 > 第386章 少壮登台,赫图惶惶

第386章 少壮登台,赫图惶惶(1 / 10)

蓟镇。

蓟州城。

与杨涟初到之时相比,如今的蓟镇,早已换了一副模样。

犹记一月前杨涟领旨赴任时,蓟州城内外是何等萧索:

城门两侧的墙角下,挤满了破产的军户与流民,他们穿着破烂不堪的单衣,冻得青紫的手里攥着缺口的陶碗,眼巴巴地望着州府大门,等着那每日一次、稀薄如米汤的施粥。

有骨瘦如柴的孩童趴在母亲怀里,嘴唇干裂得渗血;有年老的军户拄着拐杖,腿上还留着早年打仗的伤疤,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城墙上的垛口锈迹斑斑,巡逻的蓟镇兵卒无精打采,面黄肌瘦,手里的长枪像根烧火棍。

那是长期欠饷、士气涣散的模样,是蓟镇积弊多年的缩影。

而如今的蓟州城,眼前的景象已截然不同。

城门下的流民少了大半,仅剩的几人也并非此前那般奄奄一息。

他们或坐在临时搭建的草棚下,手里拿着刚领到的粗粮饼子。

或围在招工告示前,与负责招募的吏员交谈,想要得一份差事。

街道上渐渐有了行人,挑着担子的货郎边走边吆喝,卖热汤的摊子前冒着热气,几个刚训练完的新兵,正围着摊子买汤喝,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

这一切变化,皆源于杨涟的铁腕整顿。

自抵达蓟镇那日起,杨涟便没给贪腐将领丝毫喘息之机。

他先查出百余名将领存在“喝兵血、吃空饷”的劣迹。

之后毫不手软,按律处置:

罪大恶极者当众处斩,以儆效尤;情节较轻者流放辽东,永不录用;所有贪腐将领的家产尽数抄没,田产、商铺、金银珠宝,一一登记在册。

抄没的钱财并未全部上缴国库,杨涟奏请皇帝后,留下三成用来补发军饷。

当拖欠了三年的军饷,沉甸甸地交到士兵手中时,不少老兵当场红了眼眶,握着银子的手都在颤抖。

各个都对杨涟心服口服,对皇帝感恩戴德。

人心,由是凝聚起来了。

而抄来的田产与商铺,杨涟则下令收归国有:

商铺交给可靠的吏员打理,所得利润归入蓟镇军饷库。

田产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租给无地的军户,收取微薄租金,让军户有了固定的生计。

另一部分纳入卫所田,由士兵轮流耕种,既补充了军粮,又让士兵在无战时有事可做。

空额的兵额也成了安置流民的契机。

杨涟下令扩招士兵,优先招募青壮流民,只要身体健康、无不良记录

最新小说: 横推遮天:从泰山签到开始 今夜偏航 剑来:小孩子才做选择,宁姚剑妈我全要 龙族:从西线无战事开始的路明非 骑士先生,魔王真的不存在啊 协议快到期了,姜总哭着不让走 我在东京掀起神话复苏 回到1978,我和兄弟当父子 人在诸天,摆烂成帝 凹凸:我在校园当骑士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