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的光。
“要从民间搜罗身怀绝技的巧匠,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能改良火器者、善织新布者、懂冶金锻造者,皆可纳入其中。
让他们专门琢磨器物革新,火器如何更精良,纺织机如何更省力,铁矿如何炼得更纯,都归他们管。”
方从哲捧着朝笏,听得愈发心惊,只觉陛下的想法闻所未闻。
朱由校却没停下,继续说道:“人才选拔也得改改。不仅有文举武举,还有格物举!可增设‘格物科’,考题不考八股,专考算学、水利、兵械制造之术,与八股取士并行,分途选拔人才。
另外,令地方官留意举荐民间‘巧匠’‘奇人’,经层层考核后,优秀者可授予‘格物博士’衔,食正七品俸禄,让他们有体面,肯用心。”
“军事科技必须优先投入,红夷炮要仿荷兰舰炮的射程,再结合佛郎机铳的速射优点,研制更轻便、射速更快的新式火炮。
战船要改良船体,提升远洋能力。
”
“农业与民生也不能落,除了优化番薯种植,还要研究薯干、薯粉的长期存储法,让粮食能跨季调配,改良各个品种.”
一番话毕,暖阁内鸦雀无声。
方从哲瞪大了眼睛,手中的朝笏差点没拿稳,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错愕。
他活了大半辈子,辅佐过两任皇帝,从未听过如此“离经叛道”的构想。
陛下的思绪未免太过跳脱,放着经史治国、礼乐教化不去深耕,反倒对这些“奇技淫巧”倾注如此多的心血?
在他看来,数学、匠作之术终究是“末技”,怎配与八股文章、圣贤之道相提并论?
可看着皇帝眼中闪烁的光芒,那股不容置疑的决心,方从哲到了嘴边的质疑,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张了张嘴,半晌才挤出一句:“陛下……此等构想,前所未有,容老臣……容老臣回去细细揣摩。”
朱由校看着方从哲的表情,知晓他的想法给这家伙太多震惊了。
但
此事利国利民,便是阻碍再多,也得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