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早看锦衣卫的密报时,就已得知福王朱常洵今早抵京,暂居在十王府。
他原以为这位皇叔舟车劳顿,会先在府中歇个一日半日,没想到竟如此急切,连脚都没歇便直接进宫了。
福王这几百斤重的身体,不要给折腾死了。
“让他进来吧。”
“奴婢遵命!”
魏朝躬身退下,不多时,殿外便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粗重的喘息。
众人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异常肥胖的身影正艰难地挪进殿来。
正是福王朱常洵。
这藩王到了明堂台阶外,早已气喘吁吁,连带着声音都带着喘息:
“臣……臣福王朱常洵,恭请陛下……圣躬万安!”
说罢,他便要俯身跪倒,可那身肥肉实在累赘,折腾了两下才勉强伏在地上。
“皇叔快快请起,赐座。”朱由校扬声道,目光示意魏朝。
早有内侍搬来一张特制的大圈椅。
比起上次福王来时那张险些被压垮的小凳,这张椅子加宽了尺余,椅面铺着厚厚的锦垫,看着便稳当许多。
可待朱常洵挪着身子坐下,众人还是忍不住暗自咋舌:
他那圆滚滚的身子几乎占满了整个椅面,两侧的扶手都被挤得向内凹陷,肥厚的臀部堪堪能落下一半,剩下的肉只好悬在椅边,配上他因憋气而涨红的脸,模样比刚才跪伏时还要滑稽几分。
朱常洵却顾不上这些,刚坐稳便急切地开口,声音因喘息带着些微颤:“陛下,臣此番南下,已将楚王殿下劝动,他过几日便会抵京。只是……臣回洛阳的事……”
为了能让皇帝放自己回封地,朱常洵这次真是豁出了老命。
从北京到武昌,再从武昌折返,一个来回几千里路,他竟硬生生在一个月内走完了。
这其中还包括在武昌软磨硬泡,说服素来避事的楚王同意入京的时日。
虽说大半路程走的是大运河水路,可舟车劳顿、颠簸摇晃,差点没把他这三百斤的身子骨颠散架。
“臣这一路,瘦了至少二十斤啊!”
朱常洵拍着自己的大腿,语气里满是邀功的意味,仿佛减了二十斤肉是什么天大的功绩。
朱由校看着他那丝毫不见消减的肚腩,强忍着笑意,心里明镜似的。
这位皇叔怕是把路上少吃的几顿饭都算成减重了。
“回洛阳的事暂且不急。你此去楚王府,除了劝动楚王入京,还有什么别的见闻?”
朱常洵肥脸上的肉垮了垮,眼底飞快掠过一丝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