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提到已让农户将薯藤分发给邻县,预计秋收前能扩种至五十万亩。
徐光启果然没让他失望,这抗旱作物若能在北方推广开,便是大功一件。
他提笔批道:“甚好,着户部再拨粮种三千石,助其扩种。”
紧接着拆开的是袁崇焕的密折。
这位文臣的字迹刚劲如刀,开篇便直言不讳:“陕西延安府大旱逾年,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者十有三四,更有邪教‘闻香教’借机蛊惑,聚流民数万于秦岭深处,恐成燎原之势。”
末尾还附了份名册,列着几个活跃的教首姓名。
朱由校的眉头瞬间拧紧。
人相食、邪教横行。
这八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沉。
陕西是边防要地,若真闹出民变,北面的鞑子建奴再趁机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他在密折上重重圈出“闻香教”三字,朱笔疾书:“着陕西总兵即刻围剿,务必斩草除根!另,命兵部调大同军粮五千石驰援延安,凡参与邪教者,格杀勿论!”
最后看的是孙传庭的奏疏。
他既没喊苦也没邀功,只列了赈灾的实数:“已设粥棚四十二处,日耗粮百石,然流民日增,府库渐空,需朝廷速拨粮款。”
还附了份清单,细数哪些县镇灾情最重,哪些官吏在暗中克扣赈灾粮。
朱由校逐行看着,孙传庭刚直,断不会虚报灾情。
当即在折尾批道:“准拨内库银五万两、漕粮三万石,由锦衣卫千户监押入陕,直接交付粥棚。所列贪墨官吏,着巡按御史严查,查实者就地正法。”
处理完这几封密折,案头已堆起四五个朱批过的本子。
他唤来魏朝,将徐光启所需粮种、孙传庭的赈灾款两项摘出,沉声道:“这两件事,交户部与内库合力办。粮种要快,银粮要清,若有推诿拖沓者,直接拿东厂的帖子锁人。”
魏朝躬身应道:“奴才这就去办。”
最后,便轮到辽东方面的了。
这一月,辽东方向的密折格外多。
熊廷弼、孙承宗、戚金、童仲揆……
这些镇守辽东的文武重臣,皆有密折呈上。
朱由校拿起一本本拆阅,目光随着字迹在纸页间流转,仿佛透过这些文字,看到了千里之外的烽火狼烟。
其中,熊廷弼的密折最是厚重。
这位以铁腕治边闻名的辽东经略,在折中详述了一事:建奴在沈阳水攻失利后,并未退回老巢,反倒调转枪头,以雷霆之势突袭察哈尔部。
林丹汗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