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朕随驾南海子围猎,见猎户为贡鹿皮冻毙道旁。御史的奏章里,可会写这些?”
汉文帝之所以贤明,便是知晓民间疾苦。
朕欲效仿贤君,尔等何意阻朕?
张经世急叩首:“陛下!汉时匈奴在漠北,今建奴距京师不过四百里!京营虚额七成,若遇刺客.”
“京畿重地,焉有刺客?”朱由校没有让张经世把话说完。
他之所以骤然下令巡视京营,本就是防刺客。
若是提前通知了,才给有心人准备的时间。
“朕乃大明天子,若连个紫禁城都不能出,还算什么皇帝?”
久困紫禁城,一旦言路闭塞,那他便要成为第二个袁世凯了。
这种事情,他绝对不能让他发生!
见方从哲三人已经不敢多说了,朱由校缓缓说道:“朕非出巡,还在京郊,诸位无须多言了。”
朱由校巡视京营,还在京城周遭转悠,本质不是出巡。
朱由校的言外之意很清楚:若是那天他真的出巡,譬如下江南这种,你们劝谏反对,朕不会多说,若是连巡视京营都要阻止,朕得怀疑你们的用心了
“臣,明白了。”
方从哲当即表态。
对于这些人的心思,朱由校心知肚明。
大臣反对皇帝出宫,表面理由是安全、财政、礼法,实质是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博弈:
文官需将皇帝禁锢在紫禁城,以维持“内阁-六部”主导的行政体系。
毕竟在南京,还有一整套行政班底呢!
皇帝则通过出巡(或试图出巡)打破文官束缚,直接掌控军队、财政甚至人事权(如正德、嘉靖)。
但朱由校,不需要用到这一招。
或者说,暂时不需要。
“皇爷,仪仗都准备好了。”魏朝在一边说道。
朱由校缓缓点头,从御座起身,踏步出了东暖阁,乘上龙辇,便朝着丰台大营而去。
方从哲在皇帝离去之后,缓缓起身,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陛下的心思,当真是难以捉摸。”
孙慎行苦笑一声,说道:“不管如何,我们身为人臣的本份要做好,希望今日出巡,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罢了罢了,随陛下巡视京营罢!”方从哲反对不了皇帝,只能被动接受了。
他方从哲被皇帝拒绝多了,现在已经习惯被皇帝拒绝了。
哪天皇帝对他百依百顺,他反而受不了。
孙慎行却是忧心忡忡。
皇帝巡视京营,科道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