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琼仔细想了想,道,“目前在京官员,或许不会太多,六部主事以上,估计有个四五十人。再加上顺天府周边的官员,应该勉强能过百吧。”
张峦好奇地问道:“有这么多吗?”
徐琼道:“如今百废俱兴,之前很多秩序已经被打乱,眼见陛下有继承先皇遗志,平定草原的期望,只有迂腐之人才会在这时候唱反调呢。”
张峦笑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劳烦时庸你,帮忙联系一下,至于奏疏,也由你来草拟。”
“来瞻,你会署名吧?”
徐琼问道,“且是为首的那个?”
张峦皱眉道:“这是自然。事情是我提出来的,岂有自己坐视不理的道理?”
徐琼终于松了口气,因为他见到张峦不靠谱的地方太多了,生怕关键时候张峦撂挑子,于是道:“那我这两日草拟好奏疏,先拿给你过目,等你我商定后,再拿给在京其他官员看。”
“好,好。”
张峦笑着应声。
二人之间的隔阂,这一刻得到缓和,徐琼也终于看到了张峦身上的闪光点。
徐琼道:“来瞻,不是我说你,陛下对你委以重任,更多是希望你在关键时候,能站出来,支持他,提振朝中大臣的决心。有很多事陛下不方便说的,得由你去体会,向朝臣传达,然后再在朝会上说出来,造成一呼百应的局面。”
张峦问道:“那……时庸我问你,如果让延龄去延绥领兵,你支持吗?”
“怎会如此问?”
徐琼皱眉道,“不是王世昌领兵吗?延龄一直都是在做钱粮筹备等后勤事宜,并未见他有实际带兵的才能。如果非要随军,让他听命于王世昌,不好吗?”
张峦叹道:“这才是我今日来找你的真正目的。延龄那小子,一直都跟我说,要建功立业,一定得冲锋陷阵在前。当时我没多想……眼下西北一战,好像……愈发接近了!如果我还纵容他留在西北,甚至逐步接近王世昌,引兵北上……唉,要他有个三长两短,我张家……”
徐琼道:“张氏一门,如今在陛下眼中,乃大明股肱之臣,无人能取代。延龄这是在图谋什么?你之前给他如何鼓励,才会让他有如此念想?”
张峦摇头:“我家的发展计划,都是他给制定的!所以他作何念想,我不清楚……他的执念很深啊!”
“来瞻的意思,这次除了要坚定支持陛下在西北用兵外,还要杜绝……延龄到第一线去领兵?”
徐琼道,“你可有跟陛下商议过此事?陛下也同意延龄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