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峦道:“我就是知晓陛下会同意,且推着延龄去一线,才更为担心。刀剑无眼啊……我人在京师,这不过才两年时间,就几次险些……唉!他要是去了战场……我都不敢想象有多危险。”
徐琼安慰道:“你不必太过担心,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在京师,所要面对的都是宵小暗中施冷箭,与延龄所要面对的环境始终不同。如果你真想方设法把他给召回来……延龄不会……怪你吧?”
“我……”
张峦也很头疼。
一边想让儿子不涉险,一边又希望儿子能建功立业,更知道自己屁大的本事没有,不能给儿子扯后腿……
一边关心儿子生怕出意外,一边又不敢得罪儿子。
张峦才是最纠结的那个。
徐琼道:“我明白了,这事要是明确跟延龄说,他必定不会同意回京,西北一战他非参与不可,且还要在第一线带兵。你不想让他知道,你在背后……帮倒忙?”
“对。”
张峦点头。
徐琼会意道:“既如此,那就创造个环境,让陛下认为,延龄没有实际带兵的经验,且平定草原并非一蹴而就,一场战事不能决定最终的胜负。不如让延龄在军中多积累一些经验和声望……直接传召他回京,怕是不妥,就留他在宣府或大同,不在第一线便可!”
张峦道:“你的意思是……?”
徐琼笑道:“你想啊,王世昌会欣然同意让别人凌驾于他之上?还是你小儿子这样一个稚气未脱的国舅爷?”
“他自然不肯。”
张峦笃定地道。
“对,我也是如此认为,想王世昌这次擅自出兵河套,就足以体现他对建功立业有多急切。”徐琼道,“如今除了陛下外,对于延龄领兵出战之事,旁人不会轻易认同。连你这个做父亲的……不是也……”
“我只是想维护他的安全,延龄本事是很强,但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比如说……赵括在没有真正领兵前,天下人都以为他是兵法大家,结果一上战场就露馅儿了,我不想他步此后尘。”
张峦试着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不是扯后腿,只是为了顾全大局。
徐琼道:“只要让朝中人知晓,陛下有意让延龄在西北治军,而不是去开矿……那接下来,不用你我出手,自会有人将他往后扯。到关键时候,你再跟陛下提,让他在宣大做一番历练,不让他上第一线,等之后几年再爆发战争,他挺身而出披挂上阵,为时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