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的势力时,表现得异乎寻常的软弱,有时候他甚至不知道朝廷决策中哪些才是皇帝的本意。
徐琼长期在南京任职,在朝中本就没有太高的身份和地位,强行被张峦推入内阁后,就被徐溥和刘健二人给死死压着,好不容易凭借在吏部的职司扳回一城,现在不能在朝堂上公开展现皇帝对他的倚重,不郁闷才怪。
你张峦居然好意思上门来跟我探寻朝中大事?
张峦一副恬不知耻的模样:“这不是情况特殊吗……最近几日,我又没去上朝,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却说朝廷为何要答应鞑靼人上贡?如果鞑靼小王子真来了,那平定草原的计划,就此搁置?”
徐琼道:“来瞻,此事你得亲自去问陛下。或者说,令郎延龄或许对此知悉更多……陛下目前所做决定,连我都看不太懂,自然不好向你解释什么。”
张峦点头:“我也觉得,陛下在此事上,态度似乎不够坚决!照理说现在新军都训练好了,火器也造出来了,王世昌也派去西北了,没道理临阵退缩。所以我想跟你说,要不找一些人,联名上奏,请陛下早做决断,你看如何?”
“来瞻,如此做,好是好,但你不怕……”徐琼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你张峦似乎要干点儿人事,表现出你强势一面。
但你不怕得罪朝中那帮守旧派文臣?
好像除了我之外,从阁臣到六部尚书,没一人会纵容你这么做!
你之前一直不温不火,跟谁都是一副虚以委蛇的模样,别人不屑于理会,可一旦你强势起来,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张峦道:“我在家中反复斟酌过此事……陛下或许需要朝中更加坚定的力量站出来支持他!”
徐琼又道:“可陛下已下旨,让鞑靼小王子不日到京师来上贡归附。你这么做……会不会迟了些?”
张峦好奇地问道:“来不及了吗?”
“至少要等鞑靼人背信弃义,没有履行上奏时,才好对其出手。这才是堂堂正正的王道。”徐琼提醒。
张峦摆摆手:“我看大可不必!你要知晓,只要朝中有一股坚定的力量,反对鞑靼人归附,且拿出态度要跟鞑靼人决战,等消息传到草原时,鞑靼人也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在归附与否的问题上,更显进退维谷!”
徐琼道:“你是想以此方式,来向鞑靼人施压?”
张峦道:“让陛下意识到,朝中有人支持他的用兵策略,不挺好的吗?就是不知道,一次能联络多少人?多少官员能在联名的奏疏上署名?”
“如果真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