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祐樘道:“徐阁老认为呢?”
皇帝眼看徐溥一直在那儿装聋作哑,不由主动开口问询。
徐溥道:“臣听闻,陛下曾下旨训斥,让王越在三边任上有所收敛,其非但不听,且还有进犯之举,此大为不妥。鞑靼人上书称臣,或并非忌惮大明兵锋,更多是为试探朝廷的态度。”
朱祐樘问道:“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在试探大明是否有出兵的决心?那该如何应对?是表现出强硬的姿态,还是维持现状,又或是勒令王越收兵?”
徐溥道:“不在河套之地过多纠缠,乃先皇定下的策略,也是考虑到河套地区地广人稀,且无险可守,还有大片荒漠不适合耕作,如果以大明边民前去驻屯,只会令鞑靼人劫掠时更加便利。而在边陲开垦住牧,需调配大批兵马护卫,如此会导致朝廷大幅增加钱粮调度!”
言外之意,不说别的,就说咱那位先皇看起来很有进取心,成化朝时打了那么多次大战,且胜多负少,也算很有建树了。
但问题是,先皇也没说打完了还要经营啊……基本是打完就完!
之所以不对河套、威宁海等地长期占据,更多是出自财政压力上的考量……就像当初大明放弃大宁作为北关要塞一样,钱粮调度太过困难,无端给朝廷增加压力,而战略上又无法保持长久对外夷施压。
实在是得不偿失。
这才是先皇放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