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可是有能耐之人,不会那么轻易让路的。”
“你知来瞻为何现在没有实际入阁吗?”李孜省自问自答,“因为陛下需要他留守户部,帮助皇家打理财政。正是这点,让我看到了希望。”
“希望?”
庞顷眉头皱得更紧了。
李孜省道:“正是!陛下即便再希望他岳父入阁,也不忘让来瞻留在户部,把户部给牢牢掌控着,以防止出现皇权失位的情况……话说,谁掌握钱袋子,谁就有话语权,这是亘古以来的真理。”
“不是兵权吗?”
庞顷诧异地问道。
“兵权不一直都在皇帝手上吗?”
李孜省没好气地道,“大明的兵权从来都没有争议,问题是,文臣从来都不想把钱袋子交出来。否则先皇时,为何要用我?”
庞顷仔细想了想,点头道:“听道爷您这一说,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李孜省笑道:“经我点拨,你想明白了是吧?陛下必须要在户部留下自己人!你看,这不我的机会就来了?再过三年,那时黄河河工完成,来瞻那时就算不是户部尚书,也是左侍郎,届时徐溥差不多就要从内阁退下来,来瞻肯定会被推去当首辅,我可以顺理成章接替他的职位……哈哈。”
庞顷听到这里,不由目瞪口呆。
他先看了看李孜省面前那盆泡脚水,里面早就不往外冒热气了,但李孜省并未觉察,似乎仍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
“道爷,咱能别发痴说梦话吗?”
庞顷道,“治河可不简单,尤其还是黄河改道这样的大工程,有你说得那么容易吗?”
李孜省道:“图纸就在我手里,一切都规划好了,你以为我是打没准备的仗吗?这么说吧,我在心中盘算过,这活计给朝中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来做,三年内都能完成。其实我想的是,我想在两年内,就把黄河改道完成!”
“别介!”
庞顷赶紧叫停李孜省的想法,劝诫道,“道爷,您有雄心壮志是好的,但您也要知道,这时限缩短,开销也会大幅增加。光凭您那些家当,就算全填进去,也未必能坚持三五个月,这还是慢工的情况下。真要赶工……怕是您承担不起哦。”
“不是有来瞻,有我那贤侄在吗?”
李孜省倒是很乐观。
庞顷叹道:“就算有,那也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筹措钱粮,三年时间,让他们筹措至少一百多万两银子出来,还有那么丁点儿希望。要是让他们两年内骤然拿出那么多钱……您说,这现实吗?”
李孜省突然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