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愿者入局,改补命数……”
这便是他存在于此的意义之一。神台之下,非止观照,亦有干预。
他神念微动,指尖凝出一缕极淡、几乎透明的金光。金光似有灵性,于下方亿万命线之中穿梭寻觅。最终,它悄然缠绕上一条黯淡得几乎要断裂的细线——那属于一个积善小城中的老石匠。石匠一生困苦,独子早夭,老伴缠绵病榻,自身亦积劳成疾,油尽灯枯只在旦夕。其命线尽头,唯余一片灰暗的死寂。
金光没入老石匠眉心。
刹那间,命线微不可察地一颤。数日之后,老石匠于昏沉病榻间,竟鬼使神差地想起幼时随父亲学艺,父亲曾提过一句后山某处岩层纹理奇异,或蕴良材。他强撑着病体,抱着最后一丝渺茫希望入山,竟真的在父亲提及之处,掘出一块罕见温润的暖玉。玉售于识货富商,所得钱财不仅解了老伴药石无继之困,更引得城中富户纷纷前来订制石雕,老石匠绝境逢生,手艺得以传承,命线轨迹由此生生扭转,延伸出一片温煦的暖黄光泽。
“局动牵连则成规。”宴君华默念。金光自老石匠命线末端析出,比之先前似乎凝实了极其微弱的一丝,复归于他指尖。这便是“解灵还愿”。愿者入局,以自身气运或功德为引,撬动命轨,偿其夙愿,若功成,则愿力反哺,增其自身福泽命数。规则森严,不容僭越。
然而,这规则之下,亦有铁律般的核心:欲改小辈命途,其源头必系于长辈。唯有长辈安康无损,家存脉续,方能如磐石奠基,真正扭转后代倾覆之危。若长辈根基已毁,纵有愿者入局,亦如沙上筑塔,终是徒劳。
这便是“重要角色的长辈未伤未亡,小辈家存命改其为未数”的由来。家之不存,命将焉附?此乃天道运转的基石之一。
处理完这桩微末的“愿者入局”,宴君华的心念,如同被无形之线牵引,自然而然地落向那个此刻正在他亲手布下的洞府结界内,鼓着腮帮子生闷气的“小毛孩”——江澄。
他目光穿透空间阻隔,看到灵气氤氲的静室内,小小的身影正盘膝而坐,努力搬运周天。那张稚嫩的脸庞上,眉头紧锁,嘴唇抿成一条倔强的直线,显然对维持这副幼童身躯充满了憋屈和不甘。宴君华唇角几不可察地弯起一丝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