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造船厂内,热火朝天的景象持续了数月之久。
分段铸造钢铁龙骨的思路被证实极具可行性。
在赵王不惜工本的资源倾斜和亲自督导下,汇聚而来的顶尖工匠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铁水的纯净度通过改进高炉鼓风和延长静置时间得以提升;
范模的预热与干燥流程被严格标准化;
针对不同截面厚度的分段,制定了差异化的冷却方案——
或埋于热沙,或覆以特制的保温灰烬,极大减少了内应力和变形;
而那最为关键的连接部位,则采用了精钢打造的巨大榫卯结构与加强箍,辅以炽热铁水浇铸弥缝,其强度经过反复测试,甚至超过了龙骨本体!
当最后一段龙骨被巨大的绞盘和撬杠稳稳安置在船坞的基座上。
并通过那些坚固无比的连接件与其它段严丝合缝地组合成一条完整的、闪烁着冷冽金属光泽的巨舰脊梁时,整个船厂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刘业老匠抚摸着那冰冷而坚实的钢铁巨龙,老泪纵横,激动得不能自已。这不仅仅是一条龙骨,更是大昌造船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赵王亦是满面红光,用力拍着江云的肩膀:“成了!江云,真的成了!若非你那天马行空之想,我等恐怕还在那巨木林中徒劳徘徊!此功至伟!”
江云看着这条凝聚了无数人心血与智慧的钢铁骨架,心中同样豪情万丈,笑道:“此乃上下同心,群策群力之功!王爷调度有方,诸位工匠师傅技艺超群,方有今日之成!”
核心难题既已解决,后续的船体建造对于刘业这等经验丰富的大匠而言,便有了明确的方向。
虽然建造如此巨大的尖底海船仍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至少路径已然清晰,剩下的便是时间、耐心和精益求精的技艺问题了。
大事已定,持续神经紧绷了数月的赵王、江云以及一众从京中带来的工部大匠们,都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袭来。
尤其是那些工匠,数月来殚精竭虑,吃住都在工棚附近,早已是身心俱疲。
返回姑苏城的路上,江云看着车窗外掠过的景色,又瞥见车内虽兴奋却难掩倦容的赵王和工匠们,心中忽然一动,生出一个念头。
他凑近赵王,低声笑道:“王爷,此番大家辛苦了数月,如今大功告成,是否该犒劳一下诸位功臣?也让大伙儿彻底放松放松?”
赵王挑眉,来了兴趣:“哦?犒劳?如何犒劳?莫非你又有什么新奇点子?”
江云露出一个略带狡黠的笑容:“王爷,我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