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一行人抵达船厂时,得到消息的刘业早已带着一众骨干工匠在厂门外恭候。见到赵王亲临,众工匠皆是惶恐又激动,跪倒一片。
“都起来吧。”赵王下了马车,态度平和,“本王今日来,不是来摆王爷架子的,是来与诸位工匠师傅一同解决问题的。带路,先去瞧瞧那钢铁龙骨!”
刘业连忙起身引路,一边走一边汇报遇到的困难:“王爷,伯爷,非是小老儿等不尽心,实是这钢铁铸造巨型构件,难度超乎想象。”
“试了几次,不是内里气泡密布,强度不足,便是冷却时应力不均,导致扭曲变形,最长的一次,铸出约三丈长的一段,却弯如弓背,根本无法使用……”
赵王听得仔细,不时发问:“所用铁料是何配比?烘范温度几何?浇铸速度如何控制?冷却时可曾尝试覆以热沙缓冷?”
他所问皆切中要害,显示出极高的专业素养,让刘业等工匠又是惊讶又是佩服,回答得更加详细。
江云在一旁听着,心中暗赞。赵王这位“材料专家”果然名不虚传,其提出的许多思路,甚至带有一些初步的“材料科学”和“热处理”的影子,远超这个时代普通工匠的认知。
众人来到巨大的铸造工棚内,只见地上散落着几段失败的钢铁龙骨试制品,有的布满气孔,有的扭曲变形,仿佛巨兽的残骸。
赵王俯下身,仔细检查着断口和瑕疵,眉头紧锁。江云也蹲在一旁,脑海中飞速回忆着前世有限的相关知识。
“气泡多是因铁水中气体未除尽,浇铸时卷入空气,或是范模过于潮湿所致。”
赵王沉吟道,“或许可尝试更高温度的炉火,延长铁水静置时间,让其内杂质和气体充分上浮。范模必须彻底烘干,甚至预热。”
刘业连连点头:“王爷明鉴,小老儿也想到了一些,只是这铁水静置过久,恐其温度下降……”
“那就改进鼓风设备,确保炉温足够高且稳定!”赵王断然道,“本王可调拨精通此道的匠人来协助。”
他又指着那段弯曲的龙骨:“至于这变形,乃是冷却不均所致。”
“各部厚薄不一,冷速自然不同,热胀冷缩之下,必然内应力巨大,导致变形甚至开裂。或许……可以尝试整体均匀缓冷?”
“比如,铸造完毕后,不急于脱模,将其整体埋入预热过的干沙或石灰中,令其极其缓慢地冷却,或许可减少应力。”
“均匀缓冷?”刘业眼睛一亮,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关键。
江云在一旁听着,忽然插话道:“王爷,刘大匠,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