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遇上了周世宗。
周世宗在位时派大军伐蜀,孟昶率军积极应战却落致大败,从而损失四州疆域,那以后孟昶便渐渐耽于享乐。
不过孟昶虽不再励精图治,但他并未完全摆烂,后面得知大宋建立的消息后,孟昶曾派过使者联络过诸国君主,想一同对抗日益强盛的中原政权。
孟昶对大宋的忌惮之心,在得知宋军去年取得的一系列战绩后,就愈发强盛。
强盛到孟昶数月来对酒色有时都提不上兴趣。
孟昶于偏殿中见到使者李洪澄时,他就先看起李洪信书写的信。
李洪澄是李洪信的弟弟,能将弟弟亲自派来成都,足以证明李洪信对寻求西蜀援军的渴望。
看完信中内容后,孟昶就气的将手中价值不菲的玉杯重重掷于地上:
“真是一派胡言,朕何时与符彦卿合谋过?”
符彦卿作为中原重藩,孟昶是曾拉拢过他,但拉拢是一回事,被污蔑自降身份与符彦卿合谋是另一回事。
表达完愤怒后,孟昶将目光瞟向侍立一旁的枢密使王昭远。
去年王昭远曾奉孟昶之命率军支援周行逢。
那一战,蜀军与宋军并未交战。
在宋军看来王昭远是落荒而逃,而当王昭远回到成都后,他的说法则是“暂避锋芒”。
王昭远的说法,得到了孟昶的赞许,加上孟昶认为王昭远面对强大的宋军竟能全师而还,一高兴就将他升为枢密使。
升为枢密使后,本就轻浮的王昭远愈发得意。
李洪澄见孟昶气愤,便朗声道:
“我家节帅有言,大宋挟数胜之势,捏造罪证,欲乱关中。
若关中涂炭,蜀中亦难独存。我家节帅愿与大蜀约为犄角,共拒强敌,保两川关中百姓安宁。”
李洪澄的“大蜀”二字,让孟昶忍不住抚须赞赏。
然孟昶还未开言,王昭远已上前一步,他大笑着道:
“使者远道而来,心意可嘉。只是这话未免太小觑我大蜀了!”
王昭远昂首挺胸,手中羽扇一挥,仿佛已立于百万军前:
“想那赵匡胤,原不过是周朝的一位将领,侥幸得了帝位,便敢妄动刀兵侵我大蜀?
我执掌全国兵权,麾下有精兵十万,皆是百战之师。
再加上剑门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便是宋军倾巢而出,也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王昭远的话,让李洪澄眼角乱跳。
李洪澄此番前来是为求援,他欲再说些唇亡齿寒的道理,王昭远却用羽扇止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