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要起兵反宋,恐怕还未等汴京精兵杀至,定难军就将大乱。”
面对李彝兴的再次推辞,使者还想再劝,李彝兴却不再给他机会。
李彝兴缓缓闭上眼,咳嗽连连:
“使者一路辛苦,不如先下去休息吧。老朽这身子,实在撑不住了。”
说罢,他竟真的昏昏沉沉睡去,使者无奈只能叹息退下。
李洪信使者不知道的是,他一离开殿中,李彝兴就睁开了眼睛。
“父亲.”
李光睿及时来到身前,询问定难军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听到询问后,李彝兴一扫病态,他将手中密信交至李光睿手中:
“命快马送至汴京。”
李彝兴的决定,让李光睿不解:
为积蓄实力,不与李洪信联合便罢,何必要多此一举呢?
见李光睿不解,李彝兴开口解释道:
“暂不论李洪信是否参与矫诏一事,今李洪信反态毕露,宋朝禁军入关中之日不会远。
关中残破多年,并无精兵强将,加之李洪信才德浅薄,怎能敌的过宋朝精锐?
既李洪信必败,我不如顺水推舟,趁机上报彼之反状。
上报后,我可进一步观察宋廷态度。
李洪信势单力薄,宛若昔日南平高氏,但定难军绝不能成为第二个武平军。”
当初赵德秀是怎么攻灭武平国的?
假道灭虢!
既有前例在,李彝兴不得不防上一手。
李彝兴的解释让李光睿若有所思,明白父亲用意后,他便徐徐退出了大殿。
当秋季的风吹到成都时,李洪信派出的另一名使者,来到了成都的宫殿中。
得知李洪信有使者来至,长久不理政务的孟昶,破天荒的打算亲自接见。
世人多谓孟昶怠政,却不知早年时,孟昶亦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
孟昶年少继位,素无威望,那时朝中将相皆轻视他,骄横跋扈。
为扭转朝局弊政,孟昶继位不过数月,就通过一系列手段,或杀或贬,将朝中权臣清扫一空,从而大权独揽。
掌握大权后,孟昶在朝堂上设置匦函,接受臣民投书来了解下情,致力于整肃朝堂吏治。
在整治内政的同时,孟昶还致力于开疆拓土。
他先是派兵收复前蜀旧疆,当收复旧疆后,孟昶趁中原内乱甚至还打起关中的主意。
可惜蜀军出兵太慢,当蜀军出发时后汉已平定内乱,蜀军遂劳而无功。
直到那时,孟昶都是一位富有进取心的帝王,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