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投向他。
昨日通过政事堂,众臣都知晓了赵匡胤对青州的严厉惩处。
那般严厉惩处,足以让朝中许多与地方勾连之人,再难怀抱首鼠两端之心。
告诫完众臣后,赵德秀继续说道:
“今日诸卿们,议一议朝廷的科举新政。”
在赵德秀原先的设想中,田亩新政与科举新政,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相辅相成的要点有三。
第一点:当田亩新政施行后,势必会在地方揪出许多贪官污吏。
澄清吏治,本就是田亩新政中的重要内容。
被揪出来的贪官污吏,朝廷定会依罪论处。
然一个萝卜一个坑,前人倒下,得有后人接上。
之前谏议大夫们商议的是,将中枢的官员派往地方,成为新的地方官员。
这一举措,既可解决中枢的冗官之趋势,又可让地方吏治不至于陷入瘫痪。
不得不说,谏议大夫们提出的举措的确不错。
但赵德秀认为,谏议大夫忽略了一个关键处。
中枢的官员,基本上是五代遗留,不乏有精干之人,但亦有明哲保身或贪赃枉法之辈。
若直接让中枢官员前往地方任职,赵德秀觉得不久后,许多州县又得烂成一锅粥。
“中枢外任”,这一举措可行,但必须有选择的任用。
要想让田亩新政在前期不走歪,当为州县注入新鲜血液。
那些新鲜血液,又以寒门子弟为佳。
州县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能让州县重新恢复生气,州县一恢复生气,大宋国力自能稳步提升。
而想达成这一目标,大开科举是必备的举措。
第二点:汉家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对于不愿意合作的地方豪强,那自然是铁拳出击。
但当下中枢兵威正盛,再加上有青州血淋淋的例子在,后续想来会有许多地方豪强愿意响应新政。
对于支持新政的地方豪强,要懂得给糖吃拉拢。
田亩是不能再给地方豪强,但不代表地方豪强不能在新政中获利。
地方豪强的子弟,无罪在身者,可凭借科举的路途,光明正大的入仕。
入仕之后,朝廷一视同仁,若地方豪强子弟真有能力与政绩,朝廷不会抗拒给他们官位。
这样一来,懂事的地方豪强们,虽失去了田亩,但会得到更好的未来。
历史上的宋朝,乃至于后世,多的是通过这一方式成功转型的地方豪强。
另外从事实方面来说,地方豪强子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