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重进叛乱,是赵匡胤亲征的。
而时移世易,有一好大儿后,赵匡胤就能抽出全部精力放在新政一事上了。
赵匡胤话音刚落,众臣就都开始耳观鼻,鼻观心。
能参与庙算的朝臣,哪一位不是人精。
从赵匡胤对赵德秀的种种安排,众臣不难猜出,赵匡胤是想模仿唐初的故事。
皇帝居内统筹全局,宗室居外征伐天下,共同稳固住大宋天下。
既知这一心意,明知赵匡胤是走流程问问,谁人会主动去争那主帅之位?
让众臣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还是有人的。
正当众臣默然,赵匡胤要直接点帅时,一直沉默的赵光义突然来到殿中:
“臣愿领兵前往!”
赵光义这话一出,先不提众臣反应如何,赵德秀是瞬间直接扭头看向了他。
车神,别闹。
在众臣惊讶的同时,赵匡胤的眉头亦皱了起来。
然到底是自小疼爱到大的弟弟,赵匡胤并未直接否定赵光义。
“今日议事,先到这处。
东海郡侯留下。”
赵匡胤此话一出,众臣都纷纷退散去。
赵德秀在离去前,则是深深的看了赵光义一眼。
待殿内只剩下兄弟二人后,一道不解的声音从御座上传出:
“为何突然想领兵出征?
新政将始,朕需要你留京协助。”
赵匡胤自幼看着赵光义长大,他对赵光义的感情是深厚的。
加之赵光义素有才干,在赵匡胤心中,当下赵光义的重要程度仅次于赵德秀。
面对赵匡胤的询问,赵光义并未紧张。
早在想着要出征淮南时,赵光义就想到赵匡胤会有这一问。
而对于如何完美回答这一问,赵光义心中早有腹稿。
“臣是为大宋社稷考虑,亦是为太原王考虑。”
赵光义这话一出,成功引起了赵匡胤的重视。
“何解?”
问出这句话时,赵匡胤已走到赵光义的身前。
象征无上权力的黄袍就在眼前,这为赵光义带来压力的同时,更让他心中的野望不断滋生着。
同为赵氏血脉,凭什么这身黄袍只能他继承?
心中虽这么想,赵光义的口上却说道:
“臣知陛下长略,欲固大宋基业,则必先壮宗室。
而乱世之中,宗室需文武双全,方能为陛下辖制四方。
如唐初之李孝恭,李道宗,李神通等。”
将这一点指出,足以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