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殿中的御座上坐下。
一坐下,赵匡胤就赶忙说道:
“淮南反叛,诸卿以为当如何对之。”
李重进的反叛,并未让赵匡胤感到担忧或惧怕,他就是单纯的烦躁。
本来归朝后,新政及封赏的事就让他忙得不可开交。
在这百忙之中,李重进还要横插一脚,真是如苍蝇般令人烦躁。
赵匡胤此话一出,代表着对“淮南之叛”的庙算开始了。
《孙子兵法》有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先前李筠之叛时,亦是有过庙算的,然那时赵德秀尚无资格参加。
现在赵德秀不止要参加,还要作为首位发言。
见赵匡胤将目光投来,赵德秀举笏出身道:
“李重进手握淮南七州,虽兵精粮足,然这一战,惟忧李重进与南唐联盟。”
赵德秀刚说第一句话,就让殿内众臣频频点头。
自周世宗对禁军改革以来,天下单一藩镇的力量,已无法威胁到中央的安全。
然天下尚未一统,单一藩镇力量不可怕,要是他们联络外敌,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赵德秀话音刚落,赵匡胤就点头道:
“太原王所言有理。
那依你之见,朕当如何应对呢?”
在赵匡胤的询问下,赵德秀接着说道:
“年初大宋甫建,陛下就曾派出使者前往江宁府,向南唐国主李璟递送国书,让他向天下昭示为我大宋藩属国。
然至今,李璟尚未有所回复。
臣以为,不如遣使前往江宁谴责李璟,并探南唐国内虚实。”
当年周世宗在位时,三征淮南把南唐打的哭爹喊娘,不得已下,李璟只能悲催的去帝号,自称南唐国主,并成为大周的藩属国。
今大宋承袭周统,从法理上来说,大宋就应当是南唐新的宗主国。
赵德秀的建议一出,赵匡胤便转而问诸卿道:
“汝等以为太原王所言如何?”
赵匡胤此话一出,众臣先是面面相觑了一下。
这庙算,都快成你俩父子算了。
尽管心中有此看法,然赵德秀所言的确在理,众臣自然不会有异议。
“臣等附议。”
见众臣中都无反对的,赵匡胤便开口道:
“出使一事,就交由太原王全权办理。”
等商讨完淮南叛乱的潜在威胁后,是时候商讨下具体的出兵事宜了。
“李重进之乱,何人愿领兵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