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化的学习。
所以,他索性决定不讲了,抬手示意说道。
“百闻不如一见,东壁先生倒不如随我再去看看。”
怀揣着疑窦,李时珍跟随张允修,进入到另外一个实验区域。
推开重重的铁皮门,一股奇怪消毒水的气息铺面而来。
此处,不论是案几还是窗台,都要更加洁净几分。
李时珍仰头望着门楣上“微生物实验室”的牌匾,心中不免暗自揣测一番。
想必这“微生物”,便是那“细虫论”的另外一番解释?
研究人员送来防护服,李时珍在协助下笨拙地穿戴整齐。
他扣上护目镜,这种感觉甚是新奇,本能感觉到,这也是抵御“细虫”侵扰的关键物件。
走入到实验室之内,满眼都是架子上整齐排列的培养皿,还有不计其数由琉璃制作而成的器皿。
李时珍暗自惊讶,这张允修还真是大手笔,如此之多的琉璃,即便是皇宫藏品也不过如此吧?
可显然,这些琉璃器皿,并非是为了彰显富贵和奢华。
“伯修啊~”
却听张允修吩咐袁宗道说道。
“你为东壁先生展示一下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繁殖的实验。”
袁宗道一直跟在后头,静默无言。
听到张允修的吩咐,他眼前顿时一亮,立马拱拱手说道。
“师尊放心,包在学生身上。”
言毕,袁宗道已然动作干脆利落地戴上手套,一阵分辨之后,旋即从架子上拈起一个小碟子,还给李时珍介绍说道。
“东壁先生请看,此乃培养基。”
李时珍瞳孔微缩,虽在《万历新报》上熟读以麦芽汁为底的培养皿配方,然此刻亲眼见得实物,还是觉得有些激动。
他微微颔首说道:“还请袁研究员不吝赐教,为老夫详解其中玄妙。”
袁宗道显然并不是第一次展示实验了,从点燃酒精灯,到从酵母菌菌种中挑选菌体,最后采用划线法
这些操作之精细规范,给李时珍看得一愣一愣的,显然即便是他,在平日研制药物之中,也没有这等讲究。
张允修站在一旁解释说道:“东壁先生不必奇怪,先前太医院诸多御医前来参与研究之时,便是这袁伯修教授他们的,于医术上袁伯修不算是出彩,然在研究方面,他却比我这个师尊还要专业些。”
李时珍觉得张允修这小子有些炫耀的意味,按照从前的标准,这袁宗道都可以出诊行医了,在张允修这里,竟然说他不太出彩?
偏偏袁伯修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