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之如饴的样子,面罩下面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
“师尊说术业有专攻,我之擅长在于研究,自然于医术上便差一些。”
说话间,他将一个金属器物推到李时珍的面前。
“东壁先生请看,此乃显微镜,你便闭上左眼,透过这方小孔凝眸观察,便可窥见这酵母菌之繁殖变化!”
显微镜?
李时珍紧紧皱起眉头,观察起眼前这个器物来。
这器物造型奇巧,外表乃是黄铜所制,上下皆镶嵌两枚圆形镜片,晶莹剔透犹如秋水一般。
早在南宋时期,便有“叆叇”的记录,也就是后世的眼镜。
平日里李时珍也有用一副老花镜,对于这类镜片,自然是熟悉的。
只不过,这般叠镜成器的物件,却是生平仅见。
将两个镜片叠加一起,便能够看到那什么“微生物”么?
李时珍还有些疑窦,他皱了皱眉头,询问说道。
“这酵母菌,可是酒曲萃取而出之物?”
张允修引经据典说道:“便是酒曲,《尚书说命下》有云: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想要酿出酒来,这酒曲自然是必不可少。
世人皆知酒曲酿醪之妙,然东壁先生可想过,为何加入酒曲后,酒液便会渐渐变得醇香?”
“这”李时珍一阵迟疑。
自古以来,大家都知道这样做,可从来没有人去深入探究为什么这样做。
张允修笑着说道:“东壁先生看看这显微镜下的酵母菌,或可发现里头藏着千万生灵,这心里头对现代医学,许是有不同的理解。”
袁宗道见状,也在一旁劝告说道:“东壁先生,这酵母菌繁殖现象稍纵即逝,若错过此时,实验便要从头再来了。”
实验室里头的条件终究还是有限,想要观测酵母菌的繁殖过程,必须维持的温度。
袁宗道能够掌握温度,可却不能够实现恒温。
李时珍深吸一口气,也有些焦急了,他看向那个闪着光亮的镜口,像是下定决心了一般。
李时珍小心翼翼的样子,学习适才袁宗道的姿势,身体微微俯下,将右眼贴近冰凉的目镜。
起初,眼前的景物陷入到黑暗,待到瞳孔适应光线,便见有一丝光亮。
袁宗道站在一旁,协助其多次聚焦之后。
终于,一个微观世界,在李时珍眼前豁然展开。
却见画面里头,有无数个像是小水泡一样的物体,层层叠叠的聚拢在一起。
起初,李时珍并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可不会儿,他便惊讶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