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里
迪拜王国与也门王国间迅速搭建起来长途有线电报,将整个迪拜王国接入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电报和讯息纷沓而至,大楚帝国本土马尼拉的电报也只需一日即可抵达。
与其他几个王国间的热络联系自然不用提,东非总督府也对迪拜王国做出了安全保障承诺,并派遣了一只320余人的部队抵达迪拜。
红海分舰队还计划在迪拜设立海军站,建立相应的物资储备库,提供舰队行动的后勤保障。
这些实质性的军事举动,就是将迪拜王国纳入了整个大楚帝国势力范围圈,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优势所在。
迪拜王国不需要在军事上耗费巨资,政治上自然有大楚帝国主导,只需一门心思的关注国内经济建设即可,还可以得到强大的华裔资本的支持。
顺利建国后
位于斯里巴加家湾的梅氏一族仿佛打了鸡血一样,持续对迪拜王国加大重注,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大规模移民计划,预计耗资将达二千余万银洋规模。
向迪拜输送不低于15万华裔移民,这笔巨额资金由几方分摊。
其中的一半由华裔移民自己承担,梅氏家族和殖民银行联手以移民贷款的形式发放,主要用于长途海运的巨额费用及移民安置的前期费用,帮助这些华裔移民扎根迪拜王国。
另一部分由迪拜王国承担,主要是搜刮在王国本土大受欢迎的阿拉伯女人,每一名年轻的阿拉伯女人基本能卖到上千银洋,有返程的移民船带回,这是利润丰厚的大生意。
莫远航掌控的边境游击兵团,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入侵阿曼王国劫掠人口的武装力量,也是迪拜王国创利的大户。
其扫荡阿曼王国边境地区的阿拉伯部族,大肆屠戮青壮人口,劫掠妇女和大量牛羊牲口,为迪拜王国发展积蓄第一桶金,已然是不争的事实。
也门王国和萨拉王国都是这么干的,常常的纵兵劫掠边境地区,这让阿曼王国苦不堪言。
这十多年来人口不增反减,原因就在于此。
在迪拜港口
国王楚-郑洮和手下的军政大臣们,站在草棚子遮蔽的阴凉下面,正在对码头扩建的工程议论纷纷,各自建言献策。
迪拜码头扩建是当今王国的天子第一号工程,可以看见海湾边,有多达七八千米阿拉伯苦役在阳光下劳作,一条向海中延伸的钢筋混凝土栈桥已见雏形。
相比原来简陋的木质栈桥码头,这座钢筋混凝土的货运码头栈桥,代表了20世纪现代化码头的驳运能力,相比原来提升了十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