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中,保持着自己的奔跑节奏,伺机大幅超越。
这是一场几十年的长跑,在英国把绝大多数注意力都集中在德国人身上时,对万里之遥外的楚国,保有的警惕性就不那么强烈了。
楚国确实和英国发展了全方位的外交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到各层次的商务交流,双边往来极为密切,是英国的全球行动伙伴。
可在内心中
楚国和英国永远不可能是一路人,估计伦敦也是这么想,双方互相利用的成份大于其他因素。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当前阶段
楚国在海上军事力量上,逊色于英国,在陆地军事力量上,逊色于德国,法国,在经济力量上逊色于美国。
当前之要务
在于紧跟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涌现的新科技,新发明,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扩大内需市场,这一亿二千九百万人口,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
工业化发展带给楚国的是全民富裕,形成巨大的内需市场,这才是帝国发展的根基。
进而将大楚帝国影响力辐射至中南半岛,中东,近东,东非,西非,中南美洲等区域,争夺国际市场,这也是一场争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残酷竞争。
蛋糕就那么大,你多吃一口,我就要少吃一口。
英法楚与德意奥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就源于此,英、法、楚作为老牌世界殖民强国,在19世纪末来临之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圈占了大量殖民地,都是世界性的殖民大国。
可以说是吃的肚儿圆,妥妥的既定利益获得者。
而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建立时间比较晚,大多是19世纪70年代后的产物,早期聚焦于欧洲的错综复杂竞争,难以腾出手来看向世界。
等到他们暂时解决了眼前的麻烦,放眼看世界的时候,哪还有这些新兴国家的容身之地?
德国人算是下手快的,在1887年先后出兵非洲纳米比亚和坦桑尼亚,通过强衡的军事力量抢占了两块非洲殖民地,建立了德属西南非和德属东非殖民地。
在东亚的青岛也抢占了一块地盘,仅此而已。
意大利就惨了,原本看上的突尼斯被法国人出兵占了,这就是典型的手快有,手慢无。
这导致意大利人对法国怀恨在心,也是意大利人愿意与德国,奥匈帝国建立三国联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复仇法国。
意大利一直试图殖民非洲高原的埃塞俄比亚王国,这也是迄今为止,非洲依然独立的唯一土著黑人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