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3763章告之训典,教之防利,委之常秩

第3763章告之训典,教之防利,委之常秩(3 / 7)

其次,是舆情的变化……

从来去城外骚扰拖延曹军,城内的治安就给了其副官,以及有闻司的吏员。

在每日上报的市井流言记录中,枣祗发现,最初几日,流言多是对战争的恐惧、对曹军的担忧。但近两日,内容开始高度集中且具体地质疑抢收政策、夸大补偿不足、甚至隐约鼓吹曹军的『仁慈』。

枣祗指着几条几乎雷同的流言对有闻司的官吏说道:『汝看此这条,「官家抢粮,充作军饷,不管百姓死活」,此言辞在不同坊市、由不同人口中传出,却如出一辙。民怨自有,然传播如此迅捷、口径如此一致,岂是寻常?』

枣祗并未立刻下令全城大索,而是对有闻司官吏说道:『集中查探这几个地方,重点查访这些流言的源头之人。勿要惊动,只需记下何人最先提及,又与何人交接。』

相较于枣祗的数据分析,身处一线的司马懿,则更像一个冷静的猎手,通过最细微的观察捕捉狐狸的尾巴。

让司马懿起疑的是便是那些『意外』。

一辆粮车翻倒,并非在难行的陡坡,而是在一段平坦官道。

司马懿亲自到了现场查看,发现地面有几块不该出现在此的圆滑卵石,似是被人故意放置。他不动声色,一边指挥人手抢救粮食,一边目光锐利地扫视围观人群。

有些人就是喜欢在案发后,重新回到现场……

司马懿就捕捉到一个缩在人群后面的民夫,脸上的表情,不是惋惜、疲惫,亦或是焦虑,而一种窃喜,得意,而在司马懿目光扫过之时,又换上惶恐模样。

司马懿没有当场声张,而是让人盯上了那个民夫。

他回到临时搭起的凉棚下,摊开一张粗糙的河洛地区地图,将这几次发生的『意外』标注上去。

车辆故障、小型火灾、流言集中地、以及那几个可疑人物的活动范围……

很快,几个点隐隐连成了线,尤其集中在几条通往雒阳的运粮要道附近……

『可收网矣。』

司马懿写了密信,让护卫急送枣祗之处。

……

……

枣祗的目光扫过司马懿密信当中,那几个被重点圈出的名字,其中甚至包括一两名负责仓库文书的小吏。

他沉默片刻,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一些人,枣祗早有所料,但是有些人,枣祗是真没想到。

内部蛀虫在变成蛀虫之前,多数都曾经发誓要成材的。甚至在被揪出来之前,依旧还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和借口。

绝大多数人,

最新小说: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臣妻多娇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 咱家世代贼寇,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杀敌换媳妇?我一人屠城! 乱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