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三月,南京的桃花开得正盛。萧清瑜前几日刚给蒋念绣完春装的衣襟,浅粉软缎上,桃花瓣透着润色,蝶翅沾着金线,在阳光下一晃,竟像真有粉蝶要从布上飞起来似的。这天清晨,她刚把衣服叠好放进衣柜,就听到院外传来林晚的笑声。
“清瑜,准备好了吗?碧奎姐已经在门口等咱们了!”林晚推门进来,手里提着个竹编食盒,里面装着刚做好的饭团和酱鸭,“我特意让厨房多做了些,孩子们在船上肯定饿。”
萧清瑜连忙拿起搭在椅背上的米白色披肩,又给蒋念换上新绣的春装,小家伙对着镜子转了两圈,小脸上满是得意:“妈妈,我今天像不像桃花仙子呀?”惹得众人都笑了。
一行人坐着汽车往玄武湖去,沿途的街道热闹非凡。路边的桃树上开满了粉色的花朵,风吹过,花瓣落在车窗上,像撒了把碎粉。蒋谦趴在车窗边,一会儿数路边的桃花树,一会儿又指着湖面上的游船大喊,兴奋得坐不住。
到了玄武湖码头,王碧奎早已租好了一艘画舫,船身刷着朱红漆,窗上挂着淡青色的纱帘,里面摆着一张八仙桌,几把藤椅,还特意放了个小炭炉,用来温茶。“快上船,我已经让船娘泡好了碧螺春,还带了些干果。”王碧奎笑着招手,帮萧清瑜扶着蒋念上船。
画舫缓缓驶离码头,蒋恒和蒋谦跑到船头,扶着栏杆看湖景。玄武湖的水碧绿碧绿的,像一块翡翠,远处的紫金山笼罩着一层薄雾,若隐若现。蒋念则坐在萧清瑜怀里,手里拿着块桂花糕,小口小口地吃着,偶尔指着湖面上的水鸟,小声问东问西。
萧清瑜、王碧奎和林晚坐在船舱里,一边喝茶,一边聊起家常。王碧奎拿出带来的《苏绣图谱》,翻到一页兰花纹样说:“清瑜,你看这个兰花,绣在旗袍的衣襟上肯定好看,等过些日子,我给你挑块素色的料子,咱们一起绣。”
“好啊,我正想给妈妈做件新旗袍,她下个月要来南京看我。”萧清瑜接过图谱,细细看着,“上次去布庄,我看到一块浅紫色的软缎,绣兰花正好,淡雅又显气质。”
林晚也凑过来看:“我也想绣一件,咱们三人各绣一种花,你的兰花,碧奎姐的菊花,我的梅花,等绣好了,咱们一起穿着去赏菊,多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