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天色未明。
作为曲阜全城的制高点,孔府的藏书楼“奎文阁”在黑暗中宛如一头沉默的妖兽。
此刻,这头妖兽的心脏,正在进行着一场足以颠覆乾坤的仪式。
衍圣公孔胤植已然沐浴更衣,换上了一身唯有在祭天、祭孔等最顶级大典时才会穿戴的朝天一品大礼服。
梁冠高耸,赤罗衣曳地,腰间玉佩随着他沉稳的步伐发出清脆而肃穆的撞击声。
他屏退了所有仆从,独自一人推开了通往奎文阁顶层的那扇沉重木门。
“吱呀——”
门开的瞬间,一股冷冽的晨风扑面而来,吹得他宽大的袍袖猎猎作响。
风中,带着黎明前特有的凉意,却丝毫无法冷却他胸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阁楼顶层的露台上,一张巨大的花梨木书案早已备好。紫檀香炉中青烟袅袅,两侧的羊角宫灯灯火通明,将这一方天地照得宛如白昼。
孔胤植立于案前,俯瞰着脚下沉睡的圣人之城。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薄雾与黑暗,看到了南直隶的富庶,看到了运河的繁忙,更看到了远在德州的那座孤零零的临时行宫。
孔胤植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微凉的空气灌入肺腑,让他因极度激动而微微发热的头脑瞬间变得无比清醒。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绵延两千年的孔氏一族,连同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都将踏上一条再也无法回头的道路!
孔胤植的动作带着近乎朝圣般的虔诚,他伸出双手缓缓展开了书案上那卷长长的雪白绢布。
最上等的湖州雪浪绢,质地细密,光华内敛,随着绢布的铺开,一行行工整隽秀、力透纸背的馆阁体小楷,赫然呈现在灯火之下。
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千锤百炼,既有庙堂之上的庄严巍峨,又带着文人风骨的嶙峋
这便是那篇足以搅动大明风云的檄文正本——《为天下读书人请命泣血上疏》!
孔胤植的目光逐字扫过,心中默念着那些由他亲自斟酌的句子。
“臣,六十五代孙,世袭衍圣公孔胤植,泣血顿首,为天下苍生、为万千读书人,泣血上疏陛下!”
“……窃闻君王之道,在亲贤臣,远小人。然,自陛下登极以来,阉竖当道,蒙蔽圣聪!前有魏逆忠贤秽乱朝纲,今又有奸佞潜藏于侧,其心可诛!”
“西学奸佞,如徐光启者,不尊圣人之教,不敬祖宗之法!竟引海外妖夷,挟泰西之奇技淫巧,欲以所谓‘科学’之邪说,乱我华夏,毁我孔孟之道、社稷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