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子监,午后。
此时,这里没有书声。
空气中弥漫着由压抑怨愤迷茫与躁动混合而成的粘稠气息,仿佛一口即将沸腾却被死死捂住盖子的汤锅。
这座大明读书人心中的圣地,已经裂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缝。
裂痕的两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背影。
靠近彝伦堂门口,沐浴在阳光下的是约莫六十名监生,他们站得笔直神情肃穆,像一排排倔强的青松。
为首的王梓轩在那场被他们视为奇耻大辱的“格致甄别试”上,不仅交了白卷,更附上了一篇洋洋洒洒,言辞激烈的《斥异端妖术疏》,痛陈朝廷“崇信西夷妖邪、废黜孔孟圣学”,必将动摇国本。
理所当然,他成了第一个被革除功名的监生。
然而这在王梓轩和他身后的这群人看来,非但不是耻辱,反而是荣耀!
他们是圣道的殉道者,是敢于向被蒙蔽的皇帝和朝廷发出诤言的孤臣孽子。
他们每日聚在此处,名为请圣裁,实则是在用读书人最擅长,也最自以为是的方式,向那位年轻的天子施压。
他们的背影在阳光下拉得很长,带着一种自诩的悲壮。
而在另一侧,是数量更多的监生。
他们是观望派,是这场风暴中摇摆不定的大多数。
他们同样在那场考试中名落孙山,同样对那份前所未闻的格致考卷感到愤怒与不解。
但皇帝那句再给一次机会的承诺,又像一根细细的救命稻草,在他们濒临绝望的心湖上投下了一圈圈涟漪。
此刻,这群观望派正将几个年轻人团团围住。
这几个年轻人,衣衫整洁,神情中带着一丝疲惫,但也有一股难以掩饰的,新生的锐气。
他们是国子监里曾经的同窗,但如今,他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大明皇家格致院的学生。
他们今日回来只是为了收拾几件遗落的书籍和衣物。
“王微!王兄!你便与我等说说明白,那西苑……究竟是个什么光景?”一名与王微同乡的监生拉着他的袖子,近乎哀求地问道。
王微本不愿多言,道不同不相为谋,争辩无益,但看着昔日同窗那张充满焦虑与渴求的脸,终究还是心软了。
他定了定神,将在西苑万善殿内的所见所闻,拣重要的简略地述说了一遍。
然而,他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投入油锅的火星,瞬间引发了剧烈的炸响。
“什么?!”一个监生失声惊呼,满脸的不可思议,“你说……陛下当着你们的面,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