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鎏金梁柱撑着大殿的穹顶,三足鼎式香炉里的烟柱,直挺挺地飘向半空,没被半丝风惊扰到,倒像被钉在了那里。
袁承志时隔许久终于开口道:“江掌门,可否容在下在武夷派盘桓数日。”
江闻点了点头:“那是自然了。袁兄先前不是有意辞行吗?”
袁承志老实地说道:“一开始我不放心广州,现在我反倒不太放心福建了。”
江闻:“………”
“江掌门,赵无极此人极为可怕,如今他既然与武夷派为敌,那么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否则后果将极为不堪。”
袁承志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用一句话就将心中有了定计、正好准备离开的江闻给拉回了原地。
江闻凝神望向这位中年男子,
“袁兄,你果然也和赵无极打过交道。”
袁承志微微一笑,握着剑鞘的手顿了顿,眉峰逐渐拧起,似乎回忆起了某些很可怕的事情。
“十四年前,袁某在国难綦深之际,深感彷徨无计,意兴萧索地携亲友故旧、崇字营残余人众,俱往了泥国左近大海中的一座岛屿。”
“然则我行走江湖这些年,断不可能一次就将亲友都带走,而如沙天广、程青竹、崔秋山,和崇字营中不少人,都是心怀死志,纵然不敌也要与清廷奋抗到底。”
“除此之外,袁某更心忧恩师穆人清、铁剑门木桑前辈百年之后无人侍奉,故此十余年中,袁某也曾多次重返中原,只不过羞见故人,只能隐姓埋名罢了。”
江闻暗暗点头,《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在性格上只是个平凡人物,他没有抗拒艰难时世的勇气和大才,奋战一场而受了挫折后逃避海外,像极了那个时代修道逃禅的文人雅士,却实在是不像一个习武之人。
而如他所说潜回中原这样的行为,才符合一个侠客正常的逻辑——
假如他真的有心抗清,即便不舍得拼却此身,总不至于连拔剑对抗不平事的勇气都被击碎,那这样的“大侠”,未免也太易碎了吧。
“第一次重返中原时,袁某走水路回到华山,只见华山派屋舍悉遭焚毁,登峰小径荒草遍布,就连铁剑门叛徒玉真子的坟茔都遭掘隳,便知道家师这位宗师人物应当是舍弃山门,匿踪不出。袁某在华山等候了一月有余,始终未见家师回转,只能放弃。”
袁承志神色黯然,显然对于师父穆人清躲避不见的理由也心知肚明,始终在心里惭然有愧。
穆人清是何许人物。
当初袁承志学成下山之时,就主动要求弟子们联系江湖豪杰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