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冷笑。
“陛下杀黄子澄、齐泰、周德兴时,可曾念及亲情?”
“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是你的臣子!你才是最残暴的人!”
朱元璋脸色铁青,却沉默不语。
朱小宝厉声喝道。
“朱允炆!你看看自己像什么样子?你有什么资格指责别人?”
“你娘和齐泰的死,难道不是你一步步逼出来的?”
“懦夫总把过错推给他人,却从不知反省!”
“你……”
朱小宝抬手指向他,字字如刀。
“你就是个懦夫!”
真正品性高尚的人,懂得时刻自我反思,而性格软弱之人,却总爱千方百计挑剔别人的不足。
尽管朱小宝不忍心再刺激朱允炆,但此刻也忍不住厉声斥责。
若不是朱允炆内心的那点算计,又怎会落得如此田地?
当最后一层伪装被朱小宝无情揭开,朱允炆满脸惶恐,抓扯着头发大喊。
“你胡说!”
他抱头痛哭,跌跌撞撞地跑远。
朱小宝想去追,却被朱元璋拦下了。
“随他去吧,他也该学会长大了,但愿他经此一事后,能学会做一株稻子,学会低头。”
朱小宝沉默片刻,望向朱元璋道。
“皇爷爷,您为他费尽心血,孙儿都看在眼里,为何不让他明白您的苦心呢?”
朱元璋摇头叹道。
“明白又如何?他心中已生怨恨,而咱还能活多久?实在没精力再耗在他身上。”
“他啊……成不了大事!”
朱元璋的言外之意,并非贬低朱允炆,而是告诉朱小宝。
此子不足为惧,无需视为绊脚石,随他去便好。
朱小宝似懂非懂,轻轻颔首。
朱元璋语重心长道。
“你并未与他辩驳,即便遭他质疑,仍选择包容,大孙,你的眼界与格局,远非他能企及。”
“格局决定命运,你能隐忍委屈,懂得藏器于身,圣贤书中的诸多美德,你都在亲身践行。”
“如今,你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与此事纠缠,杀人是爷爷的决定,你无需介怀,专注于政务吧,国家还有诸多大事等着你处理,不必在此事上耗费心神。”
“男人的成长之路,从无坦途,若没经历过泪水与苦难,又怎能懂得何为成长?”
想当年,十三岁的朱元璋亲手安葬父母,小小年纪便独自扛起家庭重任。
相较之下,温室中长大的人,又怎知成长的真谛?
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