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2章 魁首武松,状元之才!

第2章 魁首武松,状元之才!(3 / 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张知白拿起一张卷子,上面字体瘦劲、锋芒毕露,带着一股秀气,独具一格。

一首《临江仙.怀古》,更是慷慨悲壮、荡气回肠!

“好哇,童子试居然能有如此惊才绝艳的诗词!”

“清河县出人才了,不看赋,只需这一首诗词,足以拿下童子试魁首!”

张知白高兴地把诗词递给县丞李迪:

“你且看看,这首诗,便是本官也难写出来啊!”

县丞李迪读了一遍,惊叹道:“好文采,谁家的孩子?居然有这般文采?”

在北宋,知县、县丞这些官职,都必须通过科举。

只是要求不同,知县须进士出身,县丞则只需举人出身。

张知白和李迪都是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好诗。

张知白高兴道:“拆开吧,就这一首诗,足够了。”

这首诗出自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明朝正德六年的状元。

是一首经典的怀古诗!

而知县张知白这次考试的主题,就是怀古。

这首诗拿出来,立即震撼了张知白!

不用再看赋怎么样,只需这一首诗,足够成为这次童子试第一名。

县丞李迪拆开名字,赫然写着两个:

武松!

“居然是武松?”

县丞李迪惊呆了。

张知白眼睛瞪得大大的,不可思议地看着“武松”二字,以为自己眼花了。

使劲揉了揉眼睛,啧啧惊叹道: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武松长得那么魁梧,还以为是个糙汉,不曾想有如此诗才!”

“这一手字也是绝了,瘦劲有力、锋芒毕露,妙哉!”

张知白忍不住再次吟诵,越发觉得好。

县丞李迪心中暗暗吃惊:

这武家二郎原来是个练拳脚的,怎的半年时间成了才子?

莫非原来便有底子?还是科场舞弊?

不对,他当时不到半日便写完了...知县当场出题,不可能舞弊。

“快把武松的赋找找。”

张知白读完《临江仙》,意犹未尽,忍不住想看武松的赋。

县丞李迪唬了一跳:

“大人不可,这等不合规矩。”

“看字体便知,他武松有如此文采,纵然到了官家那

最新小说: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 咱家世代贼寇,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综穿之随心而为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杀敌换媳妇?我一人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