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月,两人默契地断了所有私下联系。但他们都没停下脚步,只是把“为彼此努力”,变成了“先把自己活成更可靠的人”。
他把所有精力砸进拍戏里。为了演好剧中“失去亲人的少年”,他每天提前两小时到片场,对着空镜头练习哭戏,直到眼睛红肿;有场跳河的戏,冬天的河水刺骨,他没用替身,反复拍了五次,上岸后冻得说不出话,却第一时间问导演“情绪够不够到位”。他不再找借口去见她,却会在每次收工后,悄悄去她常去的便利店,把暖手宝和热饮放在储物柜里,备注“剧组福利”——他不知道她会不会拿,只知道自己能做的,是先站稳脚跟,才能有底气保护她。
王乐鸢则从失误里爬起来,把批评当成鞭子。她重新检查了所有舞台道具,制作了“安全检查表”,每一项都标注好检查时间和负责人;为了弥补失误,她主动加班,把短路的灯架改成了“可拆卸式”,还在灯串里加了备用电源,确保不会再出问题。有次尤长靖来仓库探班,看见她趴在桌上啃面包,面前摊着厚厚的电路图,忍不住说:“别太拼了,正廷哥也很担心你。”她咬着面包,含糊地说:“我得先做好自己的事,才能不成为别人的麻烦。”
转机出现在演唱会正式演出那天。当王乐鸢设计的“星空灯架”亮起,整个场馆被蓝色星光笼罩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尤长靖在台上唱到高潮,突然指向道具区:“谢谢我们最棒的道具组,谢谢王乐鸢!”聚光灯打在她身上,她站在角落里,第一次露出了失误后的笑容。
演出结束后,她在后台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星空很美,你也很棒。”她看着短信,突然想起朱正廷的手机号,指尖微微发颤。这时,手机又弹出一条消息,是朱正廷的微信(他换了个新号):“我刚拍完戏,看了演唱会直播。导演说我最近的戏进步很大,等我再稳定些,我们……”
这次,王乐鸢没有打断他,而是回复了个“星星”表情——和他之前送她的那盏灯,一模一样。
那天晚上,他们没见面,却都知道:那些摔碎的泡泡,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更结实的光,照亮了彼此往上爬的路。只要还在努力,只要还没放弃,总有一天,能把“距离”变成“并肩”。
朱正廷收到第一个热剧男配剧本那天,北京下着入秋的第一场雨。他坐在剧组临时租的排练室里,对着满页标注着“情绪爆发点”的台词本发呆,手机屏幕停留在王乐鸢发来的消息:“道具组新到了一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