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第一个寒潮来得猝不及防。安小甲裹着厚围巾走进“时光书店”时,鼻尖冻得通红,刚要开口喊江陵,就看到个陌生的年轻姑娘站在柜台前,正低头和他说着什么。
姑娘穿着米白色的大衣,手里捧着本精装的《雪国》,侧脸的轮廓在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江陵背对着门口,只能看到他微微前倾的肩膀,似乎在认真听对方说话,桌上还放着两杯没动过的热拿铁,蒸汽袅袅地漫向天花板。
安小甲的脚步顿住了。她认识江陵这么久,从没见过他和哪个异性靠得这么近,更别说一起喝咖啡了。姑娘抬起头,恰好和她对上视线,脸上露出礼貌的微笑,那笑容里带着种熟稔的亲昵,让安小甲心里莫名地发紧。
“小甲?你来了。”江陵转过身,看到她时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介绍道,“这是苏瑶,我大学师妹,现在也做编剧,来跟我讨教点问题。”他又对苏瑶说,“这是安小甲,《时光里的旁观者》的作者,也是我们这部剧的编剧之一。”
“安老师好,我特别喜欢您的书。”苏瑶伸出手,指尖纤细,指甲涂着淡淡的粉色,“尤其是林砚和陈默修旧书那段,太动人了。”
安小甲伸手和她握了握,指尖的冰凉和对方的温热形成对比。“谢谢。”她的声音有点干,目光落在那两杯拿铁上,“你们聊,我先去改剧本。”
她几乎是逃也似的走到窗边的位置,拉开椅子坐下时,手都在微微发颤。桌上的剧本摊开着,是林砚误会陈默和书店店员走得太近的那段,她之前总觉得这段写得太刻意,此刻却突然懂了那种滋味——像喉咙里卡着根鱼刺,不疼,却硌得人喘不过气。
苏瑶和江陵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苏瑶在说“上次你推荐的那部纪录片我看了”,江陵在答“里面的镜头语言很适合你的新剧本”;苏瑶笑着说“还是师哥懂我”,江陵的笑声温和地混在里面,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安小甲心里漾开圈圈涟漪。
她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剧本上,可眼前总浮现出苏瑶微笑的样子。那是种自信又从容的美,不像她,总在陌生人面前手足无措。苏瑶懂编剧的术语,能和江陵聊镜头语言,而她只会说“这里的对话要暖一点”,或许……她们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不知过了多久,苏瑶起身告辞。江陵送她到门口,两人站在风铃下说了几句话,安小甲看到苏瑶从包里拿出个小巧的保温杯递给江陵,动作自然得像在给朝夕相处的人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