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雨下了整整三天,书店的生意清淡了许多。安小甲坐在窗边改剧本,听着雨点敲在玻璃上的声音,像在数着时光的刻度。江陵在柜台后整理旧书,时不时抬头看她一眼,目光落在她手边那杯快凉透的姜茶上时,会起身帮她续上热水。
“以前总觉得雨天适合睡觉,现在倒觉得适合回忆。”安小甲放下笔,看着窗外被雨水打湿的梧桐叶,“你说,人为什么总在下雨天想起过去的事?”
江陵把一本烫金封面的旧书放进书架,闻言笑了笑:“大概是雨声像层滤镜,能把遗憾泡得软一点。”他走到她对面坐下,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画着圈,“我小时候,外婆总在雨天给我讲她的故事,说她这辈子最后悔的,是没跟外公说过‘谢谢’。”
安小甲的心跳慢了半拍。她想起相册里那对老夫妻的照片,想起他们在灶台前分食一碗粥的默契,突然好奇:“为什么没说?”
“外公走得突然,”江陵的声音低了些,“那天早上还在给外婆修钢笔,说‘这支笔要陪你写到八十岁’,下午就突发了心脏病。外婆整理他的工具箱时,发现里面藏着张纸条,写着‘谢谢你陪我吃了四十年的粗茶淡饭’,可她再也没机会回一句了。”
雨声似乎更密了些,敲得人心头发沉。安小甲想起自己的奶奶,那个总在她书包里塞桂花糕的老人。奶奶走前的最后一个冬天,她因为赶稿没能回家,电话里奶奶说“不碍事,等你忙完了,我给你留着年糕”,可等她终于抽出时间回去,灶台冷了,蒸笼空了,只有罐子里的桂花还留着香。
“我也有遗憾。”她轻声说,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剧本的页脚,“奶奶走的时候,我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她总说想看我写的书出版,可等书真的印出来,只能摆在她的照片前了。”
江陵没说话,起身从仓库里抱来一个木箱。里面是些旧物:褪色的围巾、磨破的手套、还有一本泛黄的食谱,封面上有奶奶的字迹——“小甲爱吃的甜粥”。“上次去你家帮张阿姨修水管,看到你把这些收在柜子最里面。”他把食谱递给她,“我猜你不是不想看,是怕看了难受。”
安小甲翻开食谱,第一页就是桂花年糕的做法,步骤旁用红笔写着“面要揉到出筋,糖要最后放,小甲怕腻”。她的指尖抚过那些字迹,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总在灶台前系着这条蓝布围巾,教她“撒桂花要转着圈撒,这样每块年糕都能沾到香”。
“遗憾就像没看完的书,”江陵的声音在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