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更多东西。
长此以往,百姓只会越来越穷,最后只能破产流亡,要么上山为匪,要么卖儿鬻女。”
“更要紧的是,大明的白银,有不少是从西洋那边来的。
商船从吕宋运银过来,换咱们的生丝、瓷器。
可近年西洋不太平,听说好些国家在打仗,商船越来越少,日后流入大明的白银,怕是会更少。
若是哪天真的‘银荒’了,朝廷收不上赋税,地方官府没钱养兵,边防、漕运、赈灾……桩桩件件都要停摆,到时候整个税收体系都会崩溃,大明的根基,怕是要动摇。”
张嫣听得脸色微变,她虽身在后宫,却也知道“根基动摇”四个字意味着什么,下意识握住朱由校的手,声音带着几分担忧:
“那陛下可有法子应对?”
朱由校反握住她的手,捏着张嫣柔软的小手,心中却渐渐有了决断。
“所以,进行货币改革,如今看来已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不能再让大明的命脉,只系在白银这一样东西上。”
他脑中已开始浮现模糊的构想。
或许可以仿照钱庄银票,由朝廷发行一种能“汇通天下”的纸币,由户部背书,强制流通。
再规范白银使用,限制民间藏银,让银子重新流入市场。
只是这念头刚冒出来,他便知道此事不易。
洪武年间,朱元璋推行“大明宝钞”,最后因滥发而崩坏,民间至今对纸币心存疑虑。
而且货币改革牵动户部、地方官府、商贾钱庄,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混乱。
“只是这事急不得,需慢慢谋划。”
朱由校轻轻拍了拍张嫣的手,语气缓和了些。
“先得找懂财政的大臣商议”
就不知道,现在的大明朝,有没有懂搞金融的。
若是没有,以他对后世金融体系的理解,要搞出货币、银行这种东西,还是太杀脑细胞了。
但
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去做。
一旦有了纸币,并且能稳住金融体系,他朱由校就可以通过印刷纸币来获取财富。
后世老美的核动力印钞机,只需要印钱就能收割全世界。
他大明未必不能做到!
到时候
大明的财政,说不定真的能够起死回生!
加更完毕!
订阅数据不是很理想。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