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奉,他也心甘情愿。
只需二位老臣日后在朝堂上随口提一句“通州漕运办得妥当”,他的仕途便能更上一层。
两人随着李默来到驿站上房,院落幽静,正房宽敞明亮,炭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将室内烘得暖融融的。
刚落座,便有驿卒端来热茶,李默亲自为两人斟上,口中不住地说着“怠慢”,眼神却始终留意着两人的神色,生怕有半分不周。
“二位阁老一路辛苦,下官已让厨房备了些通州本地的吃食,都是些家常味道,还请阁老尝尝鲜。”
李默笑着说道,话音刚落,便有伙计端着食盒进来,一一摆上桌:
一盘油亮的烧鲶鱼,鱼身裹着浓稠的酱汁,散发着酱香;一碟金黄的糖火烧,外皮酥脆,还冒着热气;另有一小碗腐乳,色泽红亮,是通州当地有名的字号。
“这三样是通州三宝,烧鲶鱼用的是运河里的新鲜鲶鱼,糖火烧是老字号‘大顺斋’的手艺,腐乳更是开胃。”
李默一边介绍,一边观察着两人的反应,见叶向高只是淡淡扫了一眼,便连忙补充道:
“若是阁老觉得不合口味,下官再让厨房重做些别的?”
叶向高摆了摆手,语气平淡:
“不必麻烦,就这些吧。把东西送到内室,你也先退下,有事我们再唤你。”
他素来不喜官场应酬的虚礼,更何况此刻他更想与何宗彦私下聊聊,不愿有外人在场。
“是是是!”
李默连忙应下,不敢多留,转身时却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到门外,从驿卒手中取过一卷报纸,又折了回来,脸上带着几分讨好。
“二位阁老,差点忘了给您带这个。新鲜出炉的《皇明日报》,您瞧瞧,今日的头条,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皇明日报》?”
叶向高听到这四个字,眼中瞬间亮了起来,连忙伸手接过。
他归乡期间,曾从过往客商口中听闻京城出了一份“皇家报纸”,专登朝政、军情与新政,却从未亲眼见过。
此刻接过报纸,上面印着清晰的正楷,顶端还印着“天启元年十一月初二刊印”的字样。
“这驿站里,竟也能取到《皇明日报》?”
何宗彦也凑了过来,目光落在报纸头条的“辽东大捷”四个黑体大字上,眼中满是诧异。
李默笑着解释:“回何阁老的话,如今驿站的驿卒多了一项差事,便是送《皇明日报》。
陛下有旨,凡设有驿站之地,无论是府城、县城,还是边关要塞,都要按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