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城的方向,嘴角微勾,很是自信。
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这场攻心之战,比任何强攻都有效。
相信用不了多久,铁岭便会重新回到大明的手中。
理完攻伐铁岭之事,熊廷弼继续巡视军营。
此刻也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营寨之中,每个篝火堆旁,士兵们正轮流领取热汤,蒸腾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裹着粮食的香气,弥漫在营寨的每一个角落。
熊廷弼披着一件厚貂裘,左臂依旧吊在胸前,绷带下的伤口虽已止血,却仍在隐隐作痛。
他沿着营寨的通道缓缓巡查,每经过一处帐篷,都会停下脚步,掀开帐帘看一眼里面休整的士兵。
走到伙房附近时,他见两名火头军正费力地搅动着大锅里的米粥,便上前问道:
“今日的粥里,掺了多少杂粮?”
“回经略公,按您的吩咐,每锅都掺了三成小米和两成豆子,还加了些晒干的野菜,能让弟兄们多填些肚子。”
“另外,还有许多番薯干,够他们吃饱了。”
火头军连忙躬身回话,语气带着几分恭敬。
熊廷弼点了点头,却是问道:“那些战死的马匹,也可以取马肉,给这些兔崽子们尝尝荤腥!”
火头军当即点头,说道:“好嘞,等会就去煮一锅马肉汤!”
熊廷弼满意的点了点头。
紧接着,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几名坐着烤火的伤兵身上。
他们的手脚都缠着厚厚的布条,显然是生了冻疮,却依旧有说有笑,脸上没有半分怨怼。
走上前,亲卫连忙递过一个暖手的铜炉,他却摆了摆手,蹲下身问道:
“冻疮药膏还够吗?夜里睡觉,帐篷里的炭火可别省着。”
“够!够!”
一名伤兵连忙挺直身子,恭敬说道:“经略公您放心,医官每天都来换药,帐篷里的炭火也足,夜里不冷!”
熊廷弼看着士兵们眼中的精气神,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连日征战虽让士兵们疲惫,却没磨掉他们的士气,这便是接下来攻城的底气。
他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保暖”“按时换药”,才扶着亲卫的手,缓缓站起身。
起身之时,熊廷弼左臂的伤口被牵动,一阵刺痛让他眉头微蹙,却很快又舒展开来。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快步从大营深处奔来,到了熊廷弼面前,单膝跪地禀报道:
“经略公,威虏伯刘兴祚求见,此刻已在中军帐外等候。”
“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