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综合其他 > 皇明 > 第345章 洞悉民艰,奉命造反

第345章 洞悉民艰,奉命造反(1 / 7)

与杨涟专注于武库核查、兵卒核验的公务不同,李鸿基更偏爱换上一身粗布棉衣,带着一两名亲卫,穿梭在蓟州城的寻常巷陌里。

他不去那些青砖黛瓦的富户人家,专挑墙角结着蛛网、院门斑驳的小院。

那里住的,多是蓟镇兵卒的家眷,或是几百年军户传承下来的落魄人家。

李鸿基生得膀大腰圆,眉眼间带着几分沙场历练出的悍气,乍一看确实不像善茬。

可他有副浑厚的好嗓音,开口便是带着山东口音的爽朗玩笑,再加上每次上门都会拎着两袋糙米、一壶菜籽油,一坛劣酒,没过多久,便成了巷子里最受欢迎的“李兄弟”。

“张婶,您这院子扫得真干净!”

他大步迈进一户小院,将米油放在门槛边,自来熟地接过老妇人递来的粗瓷碗。

碗里是高粱、小米、黄豆掺着野菜熬煮的杂粮粥,米粒稀稀拉拉沉在碗底,菜叶枯黄得没了生气,可李鸿基却端起碗,“咕咚咕咚”喝得香甜。

桌边还摆着一碟硬如石块的烙饼,是用发霉的小麦掺着麸皮烙成的,咬一口能硌得牙生疼,需得就着热粥泡软了才能下咽。

偶尔遇到家境稍好些的人家,会端出一小块冻得硬邦邦的马肉,放在火上烤化了,带着股淡淡的腥气,却是这寒冬里难得的荤腥。

李鸿基从不挑剔,拿起饼就着马肉,吃得津津有味,仿佛在享用什么山珍海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百姓们便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李鸿基陪着他们聊收成、聊天气,聊着聊着,便自然而然地扯到了蓟镇的过往与如今。

“唉,前几年那日子,真是没法过啊!”

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丈喝了口劣质烧酒,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

他用粗糙的手掌抹了把脸,声音哽咽。

“军饷拖了大半年不发,地里的军田被当官的占了,家里揭不开锅,只能卖田卖房。到最后,连老婆子都被我卖去了邻村,儿子也跑了,就剩我这把老骨头苟活……”

旁边一位妇人听着,也红了眼眶:“可不是嘛!那会儿好多军户家的姑娘,为了给家里换口吃的,都去了城南的窑子。好好的姑娘家,一辈子就这么毁了……”

李鸿基握着酒碗的手紧了紧,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只默默听着。

“不过啊,自从陛下登基,日子总算好过些了。”

老丈忽然话锋一转,眼神里多了几分光彩。

“陛下补发了欠饷,虽然不多,但起码能买得起粮食了,不用再担心饿死。我那跑了的儿子,

最新小说: 从全面战争开始爆兵反清 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我的天赋面板能加点 陈情令系列之 江湖风月 战国炼气士,长生两千年 综穿之莲花游记 七零纨绔是我爹,别人鸡娃我鸡爹 我在次元聊天群里疯狂剧透 斗罗:天使圣徒霍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