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的紧密质感,心中微微认可。
这改良看似简单,却切中了明军火铳手近战薄弱的要害,若能大规模列装,辽东战场上的火器部队战力定能大增。
当然……
这种改良,要让朱由校眼前一亮,却还是没有。
这种程度的改良,还没有达到朱由校的期望。
“此处不是摆弄这些玩意儿的地方。”
朱由校将手中的改良三眼铳重重搁在案几上。
“即刻把所有改良火器运往西苑内教场。”
他目光灼灼,眼底跳动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纸上谈兵终觉浅,唯有实战演练,方能真正检验这些火器的威力。
孙元化浑身一震,激动得双手微微发颤,忙不迭躬身领命:“臣遵旨!”
改良火器能得陛下如此重视,多年来在兵仗局日夜钻研的辛劳,似乎都化作了此刻的荣光。
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魏朝却面色凝重,声音里满是忧虑:“陛下!火器本就危险,何况是新制之物,稍有差池……”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几乎贴到冰凉的金砖。
“若伤了龙体,这可是关乎大明社稷的大事啊!”
朱由校抬手揉了揉眉心,语气稍缓:“起来吧。朕又不是要亲自操枪点火,不过远远观之罢了。”
“传朕旨意,即刻摆驾内校场。”
魏朝见皇帝心意已定,也不好阻止,当即让小太监扯开嗓子道:“起驾~”
随着悠长的“起驾”声响起,明黄色的仪仗如同蜿蜒的长龙,沿着紫禁城的青石御道浩浩荡荡向西苑进发。
宫墙飞檐下,金瓜钺斧在暮色中泛着冷光,却不及朱由校眼中的炽热。
待皇帝仪仗抵达时,内校场早已被火把照得亮如白昼。
兵仗局的工匠们正满头大汗地调试火器,铜铁碰撞声、低声的叮嘱声此起彼伏。
十二门改良火炮昂首向天,炮口泛着幽幽蓝光。
成排的鸟铳与三眼铳整齐码放,新铸的刀刃在火光中闪烁着寒芒。
“张之极!”
朱由校在观礼台坐定,抬手召来勋贵营指挥使。
“你部即刻演示火器性能,务必如实禀报优劣。”
张之极身披玄铁甲胄,抱拳行礼后转身走向兵器架。
他率先拿起一支改造后的鸟铳,沉甸甸的枪身让他微微挑眉。
噜密式枪机果然精巧,簧片与扳机咬合紧密,火绳卡槽处还特意加装了防潮铜盖。
随着“砰”的一声枪响,五十步外的草靶应声而倒,硝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