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若信得过臣,火器改良之事,臣愿领命!”
他擅长的虽不是农桑,却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改良农具、研制灭虫器械,他亦能参与。
耿橘紧随其后:“臣亦如此!!”
宋应星更是按捺不住,躬身道:“臣现在正在写一本书,名曰《天工开物》,记录过二十余种作物特性,愿竭尽所能,助陛下改良番薯品种!”
朱由校看着三人眼中的热忱,心中大定。
他要的,就是这份敢想敢做的锐气。
“好!”
他朗声道:“朕便任命毕懋康暂领匠作局,专攻火器与器械改良;耿橘暂领格物院农科,主理番薯及各类作物的育种;宋应星……你虽未授官,却有实才,便暂任格物院典籍,负责汇总农工技艺,编撰成册。”
三人齐齐躬身领命,声音铿锵有力:“臣,遵旨!”
暖阁内的气氛一时热烈起来,先前的拘谨荡然无存。
朱由校看着这三位即将撑起科学院半壁江山的人才,知道自己点燃的,不仅是几个人的壮志,更是大明科技革新的星火。
而这星火,到了一定时候,终将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