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垂下头。
他们方才的表现,确实有些畏难了。
而皇帝的话语不停。
“再难,能难得倒我华夏子民?”
“西洋人能造出来,咱们凭什么不能?他们的匠人是肉做的,咱们的匠人难道是泥捏的?”
后世那些被美利坚卡脖子的尖端技术,从原子弹到芯片,哪一样不比这燧发枪复杂千百倍?
到头来不还是被一代代华夏儿女啃了下来?
如今不过是区区燧发枪,若是这点难关都迈不过去,还谈什么重振大明、抵御建奴?
皇帝这番雄心壮志,让孙元化心中百感交集。
他望着朱由校眼中的坚定,迟疑片刻,还是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锐意进取,臣深为敬佩。只是仿制燧发枪,需请欧洲工匠亲至工坊指导,且钢材、工具皆需特制,前期投入恐非小数目……依臣浅见,或许‘造不如买’更稳妥些。”
“造不如买?”
朱由校眉峰一挑,语气里带着几分冷意。
“你且说说,从那些西夷手上买一把燧发枪,要多少银子?”
孙元化被问得一怔,他虽懂炮术,却不精于买卖,当即转头看向身侧的张焘。
毕竟张焘曾亲赴澳门采买火器,对西洋军械的价格最是清楚。
张焘会意,上前说道:“启禀陛下,西洋燧发枪也分三六九等。最次等的多是旧枪改造,火门易堵,十发里倒有三发哑火,一把约二十两银子;中等的稍好,却也难抵潮湿,要三十两上下。”
“那最好的呢?”朱由校追问,目光锐利如鹰。
“最好的是英吉利人新造的‘英吉利燧发枪’,枪管镀铬,扳机精密,雨天也能连发,只是……”
张焘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一把要四五十两银子。若是一次性买上百把,或许能降到四十两,但再多,他们便不肯降价了,西夷也怕我朝仿造,向来对上等火器卡得紧。”
四五十两!
朱由校指尖在案上重重一叩。
要知道,一个正七品县令的年俸也不过四十五两,一把枪竟抵得上一个县官一年的俸禄!
他忽然看向张焘,话锋一转:“那你们可知,若是咱们自己造,一把燧发枪要多少成本?”
张焘略一思索,答道:“回陛下,若是能请得西洋工匠传授技艺,批量打造模具,钢材从山西铁矿特采,人工用军匠营的匠人……臣估摸着,一把大约十两银子便能拿下。”
十两与四五十两,悬殊立现。
造还是买,已经无须争辩了。
“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