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边关将士未战先怯,多少守城官员望风而降。
这片曾经的大明疆土,在连年败绩中渐渐失去了血性与骨气。
但昨夜一战,犹如破晓的曙光!
此战证明,建奴虽悍,我大明儿郎亦非等闲之辈!
哪怕是在野战对垒,我们也有一战之力!
熊廷弼望着眼前这些浴血奋战的将领,胸中涌起一股久违的热流。
贺世贤的锁子甲上还挂着敌人的碎肉,尤世功的战袍被鲜血浸透,陈策的眉弓伤口还在渗血。
但他们的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这是胜利者的眼神,是重拾信心的光芒!
在熊廷弼兴奋的眼神之中,众人当即行礼。
“末将等拜见经略公!”
众将齐声高呼,虽因甲胄在身不便跪拜,但那整齐划一的拱手礼却显得格外庄重。
染血的战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刀剑碰撞之声铿锵有力。
熊廷弼望着眼前这些浴血归来的将士,眼眶不禁微微发热。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回以大礼:“诸位将军.辛苦了。”
这一声辛苦,道尽了数月来的艰难。
战前,熊廷弼的肩上压着千钧重担。
天子倾尽国库支持辽东战事,朝中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那些清流言官们早就备好了弹劾的奏章,只等他战事不利便要群起攻之。
但此刻,所有的压力都化作了胜利的喜悦!
“经略公。”
贺世贤上前一步,声音沙哑却坚定。
“此战大捷,全赖经略公的运筹帷幄。末将等不过是执行军令而已。”
熊廷弼摇摇头,目光扫过每一张疲惫却坚毅的面庞。
“不,这是诸位用性命拼来的胜利。”
这一仗,不仅守住了沈阳,更守住了大明的尊严!
“大家伙都是好样的!”
熊廷弼目光如炬,在众将身上一一扫过,最终停留在那个略显陌生的面孔上。
刘兴祚!
这位归正将领虽甲胄染血,却掩不住眉宇间的英气。
正是他临阵倒戈,率死士奇袭建奴大营,亲手斩杀了努尔哈赤第十子德格类,这才扭转了局面。
“诸位将士的功劳,本官即刻上奏天子!”
“尤其是刘将军,弃暗投明,立此奇功,当为首功!”
刘兴祚闻言,立即抱拳道:“经略公谬赞了!末将不过是尽了汉家儿郎的本分。”
他抬头环视众将,诚恳地说:“若无贺帅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