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开始结构化面试。
张嫣眸光微动,沉吟片刻方道:“妾当先以理谕之,若其不改,则请陛下圣裁。”
太妃满意颔首,又连问数道难题。
张嫣每次都是略作思索才作答,既不显得急智取巧,又无半分迟疑怯懦。
就在太妃准备让她退下时,一直沉默的皇帝突然开口:
“若司礼监与内阁相争,你当如何?“
殿中空气骤然凝滞。
这分明是朝政大事,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
张嫣长睫轻颤,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
片刻寂静后,她郑重一拜:“妾不敢干政,唯愿陛下明察,使内外各安其职。“
朱由校唇角微勾,又抛出一记杀招:“皇后之责在辅佐朕躬。若朕决策有误,你当如何?”
这一次,张嫣的思索明显更久。
鎏金蟠龙烛台上的火光在她眸中跳动,终于开口道:“民女当以史为鉴,婉言提醒。”
“若朕不纳?”皇帝步步紧逼。
只见张嫣忽然抬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陛下是明君,岂会知错不纳?”
这一记以退为进,竟把难题抛了回来。
朱由校先是一怔,继而抚掌轻笑,好个伶俐的女子,竟敢反将一军!
朱由校指尖轻叩御案,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忽然又抛出一个刁钻问题:
“若外官想要以大义之名,借你之手,影响朕的决策,你会如何应对?”
殿内霎时一静。
李太妃手中茶盏微顿,眉头微蹙。
这问题比先前更甚,既试探张嫣是否会被朝臣利用,又考验她对“大义”与“圣意”的权衡。
张嫣眸光微动,却不显慌乱。
她唇角轻扬,温声道:
“民女会先问他们:‘诸位大人既知大义,为何不直谏于陛下?’”
朱由校眉梢一挑,眼中兴味更浓。
张嫣继续道:
“若他们答‘恐触怒天颜’,妾便回:‘诸位既知陛下圣明,又何必惧谏?’”
“若他们答‘事关社稷,不得不迂回’,妾便再问:‘诸位既知社稷为重,为何不堂堂正正上奏,反要借妇人之口?’”
她声音清润,不疾不徐,却字字如珠落玉盘,掷地有声。
朱由校眸中笑意渐深,故意追问:
“若他们恼羞成怒,斥你‘不识大体’呢?”
张嫣眨了眨眼,忽然展颜一笑:
“那妾便恭恭敬敬送他们出门,再命人备一份《大明会典》,请他们重温‘后宫不得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