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盗匪方才能够自消,一味的镇压,那是根本清除不了匪患的。
见表现的机会被袁崇焕抢去了,孙传庭有些懊恼。
是故,在袁崇焕的声音一停,孙传庭便抢着说道:“臣在永城所见,乱世当用重典。豪强兼并土地,贫民走投无路,若不施以雷霆手段,则祸乱难止。但臣也明白,严刑峻法之外,还需赈济灾民,否则便是官逼民反。”
孙传庭在地方为官,也是收获不小。
从而领悟出了自己的为官治国之道。
三人之中,陈奇瑜比较老成,只见他微微躬身,语气平和却坚定:“陛下,臣以为治县如医病,需对症下药。洛阳、开封情况各异,或需宽仁抚民,或需整饬吏治。为官者当因地制宜,不可拘泥成法。”
朱由校听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轻叹道:“三位爱卿所言,皆是肺腑之见。朕今日召你们入京,正是要用你们的才干,为大明解困局。”
三人对视一眼,齐声应道:“臣等愿为陛下分忧!”
对于三人的表现,朱由校很满意。
不过,还需要试探一下他们的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屁股决定脑袋。
若连思想都和他不是一块上的,那再有能力的人,朱由校也不敢重用。
朱由校沉思片刻之后,问道:“你们可有看过皇明日报?”
陈奇瑜当即说道:“启禀陛下,皇明日报,臣进京之后,便看完了二十四期的内容,感慨颇深,陛下所为,皆利国利民之举,我大明有陛下,实在是万方百姓的幸事。”
这厮确实是混官场的,这吉祥话,那是章口就莱。
袁崇焕与孙传庭见好话都被陈奇瑜说完了,只能在后面加了句:“陈知县所言,便是我等所想。”
他们进京数日,待在驿馆之中,皇明日报确实看过。
至于为什么他们能够在驿馆看到皇明日报,那是因为朱由校利用大明的驿站体系,分销皇明日报,将皇明日报的影响力,延伸到驿站所能到的地方。
同时,皇明日报的收入,也能为驿站增添一份收入,让其日子好过一点。
当然,大明占地极广,皇明日报送到地方,里面的内容,就谈不上新闻了,变成了旧闻,但这里面的文字,还是能够影响不少人的。
最主要的是,能够让天下人都知道,他这个皇帝在干什么,他这个皇帝,无时不刻的想着大明百姓!
“很好。”
见三人没有被党争的糟粕影响,朱由校朕心甚慰,又问道:“那朕在皇明日报所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