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瞬间传遍整个京畿。
万方从哲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不再多言。
帝辇缓缓驶过青石板。
自宣武门至丰台,百姓跪迎队伍竟首尾不相见。
百姓高呼万岁之声,更是没有停过。
百官心中震惊,不少人眼中露出沉思之色。
我大明朝,已经很久没有皇帝有如此威势了。
陛下,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做到的?
朱由校对这些百姓为何拥护他心知肚明。
这里面很多人,都是他雇来的‘水军’,壮声势之用的。
其次,便是舆论宣传了。
此番出巡,朱由校也是要营造出一种大势:
朕乃明君,朕乃天下百姓拥护的明君!
想必今日一行之后,那些朝中官员,也该自己审视一下自己了。
帝辇之中。
大明皇帝朱由校心情不错。
他看向一旁伴驾的洪承畴,问道:“洪卿以为,朕这次离宫出行,朝中大臣会有何反应?”
洪承畴还沉浸在一声声万岁声中,此刻见皇帝发问,洪承畴缓过神来,当即说道:“朝中大臣们,自然是不喜陛下突然出巡的。”
朱由校问道:“是不喜朕突然出巡,还是不喜朕出巡?”
洪承畴老实回答道:“恐怕都不喜欢。”
朱由校轻轻点头,说道:“他们不喜欢变数,希望按着规矩来,恨不得一万年都不变,然而,有些规矩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这些该变的规矩,朕不会允许他存在,便是搬出祖制来,朕也不姑息。”
国朝建立的时候,文官可有掌大权?建奴可会成大患?
如今时局变了,倘若大明朝没有相应的改变,恐怕,局势只会愈加危急。
大明,那是真的要完!
洪承畴闻言,当即点头称赞道:“陛下圣明,如果没有陛下乾纲独断,京营的顽疾,便根治不了,若是一直让那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居于京营要职,恐怕,京营的战斗力,永远都提不起来。
这都是陛下变通的功劳!”
朱由校露出赞许的神情。
这些日子里,洪承畴对他的了解愈深,愿意说的真心话也越多。
而朱由校,就需要会说真话的人。
尤其需要像洪承畴这样有能力的人的忠诚!
“皇爷,丰台大营到了。”。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丰台大营到了。
魏朝在龙辇之外恭敬的作揖道:“陛下,驻丰台大营诸将已出营恭迎圣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