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虽资历尚浅,然陛下屡赞其才,当为首选!”
他话音未落,吏部尚书周嘉谟便轻咳一声:“袁少卿未历封疆,骤擢侍郎,恐难服众。”
争论渐起。
户部尚书李长庚抚须道:“袁应泰巡抚辽东时,屯田练兵,颇有建树。”
周嘉谟微微颔首,正欲附和,却听都察院御史崔呈秀冷笑:“袁应泰?未见他又什么功劳,若建奴打来,说不定辽阳都守不住,他只有治水只能而已!若论胆识韬略,袁可立前番奏陈《练兵实纪》,陛下亲批‘可大用’,此乃天意!”
言罢,他环视众人,似有深意的提醒道:“我等.难道还能违抗天意乎?”
这天意,自然是皇帝朱由校之意了。
周嘉谟面色一沉,袖中拳头攥紧。
昨日刘一燝的警告犹在耳边,如今廷推未半,风向已偏。
他强压怒意,淡淡道:“资历、政绩、品行,三者缺一不可。袁应泰久镇边陲,功勋卓著,岂是幸进之辈可比?”
“幸进?”
兵部左侍郎张经世突然拍案。
这个幸进之臣,他也要做!
孙承宗不在京城,而在辽东,作为兵部尚书之下第一人,张经世代孙承宗出席廷推。
作为兵部左侍郎,再上一步,就是六部堂官了。
谁不想更上一步的?
以陛下对孙承宗的重视,他入阁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入阁之后,谁做下一个兵部尚书?
不言而喻!
有孙慎行的榜样在,张经世已经知道未来的路如何走了。
那就是紧紧跟随伟大的大明皇帝,两京一十三省天空上唯一的那颗太阳!
如今皇帝已经是放出风声,要让袁可立上位了,他怎么能抗命?
因此,怀揣着对升官的渴望,张经世恶狠狠的对着周嘉谟斥道:
“袁可立乃陛下钦点,周部堂此言,莫非暗指圣断有误?”
话如利刃,直刺周嘉谟心口。
他眼角一跳,瞥见通政使曹于汴正偷偷擦拭额汗,墨迹在票拟笺上晕开蝌蚪般的污痕。
他无言以对,又感到心累。
“投票吧。”
周嘉谟猛地推开青玉镇纸。
九支狼毫在沉默中起落,他挥毫写下“袁应泰”,笔锋凌厉如刀。
陛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臣道名节,他就算是死,也要坚守!
很快,九封密书便写好了。
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整理九封密书,确认无误之后,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