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体格健壮,也可能发配四卫营为役卒,当然,役卒非正式兵额,只是干活的。
“那便将一千浙兵充入武骧左卫,至于其余缺额,朕已调川兵三千,四川石砫土司白杆兵两千入京,不足的,再募兵遴选。并且多出来的千户、百户人选,朕也已经有了。”
这个两千白杆兵,并非是直接从四川调过来的。
而是秦良玉派部将驰援的2000人。
如今大明的两支出名的精兵。
戚家军他已经见过了。
但可惜的是,论起实力来说,可能只有戚继光在时的三成,甚至不到。
而白杆兵正是实力强盛的时候。
有这两支兵在,加上足够的粮饷,充足的肉食,频繁的训练,他麾下的新军,战斗力焉能不强?
至于千户百户的人选,历史上的大明忠将、猛将,他都要收入麾下!
“陛下圣明。”
李如桢称赞圣君,抓地的拳头握紧,挣扎片刻之后,他还是壮着胆说道:“陛下,我父亲兄长,也曾练有精兵,如今尚存近千,便散在京郊,若是陛下不弃,他们亦可为陛下冲锋陷阵。”
魏忠贤闻言,眉头一皱。
朱由校倒是有几分兴趣。
他今日特意过来,便是看看宁远伯李成梁的儿子,有几分能耐。
不过很可惜。
这家伙,恐怕连他老子的一成功力都没有。
宁远伯李成梁是员猛将。
许多人认为李成梁的军事才能延缓了女真崛起,为明朝争取了时间。
其骑兵战术和火器应用影响深远,后世史学家赵翼称“成梁之武功,实为明季所罕有”。
李成梁镇守辽东30年,先后取得十次大捷,史载“师出必捷,威振绝域”。
其多次击败王杲、王兀堂等女真首领,迫使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家族)臣服,让努尔哈赤几乎认爹,延缓了女真统一进程。
不过此人有功,却也有过。
如今的后金,可谓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
李成梁为制衡其他女真部落,长期扶持努尔哈赤(授龙虎将军、纵容其兼并邻部),甚至被怀疑暗杀努尔哈赤的对手(如尼堪外兰)。
李成梁有意保留女真威胁以维持自身地位,以战为市,凭寇邀功,事实上养寇自重。
并且,晚年纵容子弟侵占屯田、虚报兵额,辽东军备逐渐废弛,其子李如松、李如柏等垄断辽东军权,形成“李家将”势力,加剧明末边将尾大不掉之势。
东林党人视其为边疆衰败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