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炮2门,遇警时需向辽阳暂借灭虏炮10门、铅弹千斤。其余军械多朽钝不堪,弓弩胶漆开裂,刀枪锈迹斑驳。”
皇帝眉头紧皱,童仲揆已经是拉住戚金了,眼中有焦急之色。
童仲揆当场化身八王爷,眼神好似在说:戚将军,你不要再说了!
戚金却是摆开童仲揆的手,根本不顾童仲揆的阻拦。
现在在御前不说,以后上哪儿去说?
至于这些话会不会得罪人?
他本武夫,又六十好几了,没多少年活头了,不怕得罪人!
是故,戚金继续说道:“辽东最大的祸患,乃是末将所陈之第三患:军饷克扣,以至军心失,边备废。”
戚金的话语,那是越说越激昂,越说越激动,老脸分外通红,显然这些话被他憋在心中已久,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了。
“辽东边军的处境实在令人痛心!士兵们每月军饷只有二钱五分到四钱银子,而且还要分两次发放:四月发折成银钱的“折色“,八月发实物的“本色“。
可这些所谓的本色粮米早就霉烂变质,有的还掺着沙土糠皮;折色银两又被层层克扣,守边士兵经常整年都拿不到饷银。
更糟的是边防工事——边墙上的烽火台十座里倒了六七座,剩下的也只是些土堆,女真人甚至直接拆走砖石去盖自己的房子。从庆云堡到柴河堡三百里防线,原本130座烽火台如今全部废弃。
侥幸残存的哨所士兵都被女真人威胁:敢点烽火就杀,点火晚了也要杀,导致整个边境警报系统完全瘫痪。
现在女真骑兵想来就来,如入无人之境;没有烽火预警,援军根本来不及反应——边防废弛到这种地步,简直触目惊心!”
戚金说到最后,都快流出泪来了。
将士们一心报国,冒着生命危险,结果呢?
朝堂是怎么对他们的?
满朝公卿,又是如何看他们的?
朱由校听完,心中十分沉重。
难怪辽东明军时常败仗。
战兵不足,兵器不利,战马缺失,粮饷几无,贪腐受贿,边防废弛
辽东的问题有点太多了,若是能打胜仗,那才是奇迹。
对于辽东边地的明军来说,还愿意守城,拼命,朱由校觉得,这些明军,已经算是天下第一等的忠君爱国之军了。
换做是唐末五代十国,这完全是无法想象的。
军队军人被如此压榨,居然还能继续忍受,继续效命。
大明朝的制度,疑似有些太先进了。
朱由校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