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兵可以说是明军的精锐。
核心骨干是戚继光在义乌招募四千矿工。
因矿工纪律性强、吃苦耐劳,成为浙兵主力。
浙兵擅长山地作战与近身肉搏,纪律严明,抗倭时以“鸳鸯阵”闻名。
后来从处州补充兵源,处州多山民,彪悍善战,与义乌兵合称“乌处兵”。
处州兵多充任鸟铳手、藤牌手,配合义乌矿工的长枪兵。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浙兵又在其他地区募兵,宁波、台州渔民,擅水战,后随浙兵北调蓟镇,参与边防。
万历后期卫所制崩溃,吸纳了不少的逃亡军户及流民,导致战斗力下降。
当然,浙兵的战斗力比如今的这些京营纨绔来说,那还是要厉害很多的。
毕竟浙兵还参与过万历援朝,被日军称“南兵猛于虎”。
如此精兵,自然要握在手中,作为天子亲军之用。
如今朱由校清理了科道官员,内阁大多也是他的人。
兵部尚书就在眼前。
朱由校中旨一发,没有敢驳回。
若是在未让朝臣吃到他皇之一拳的之前,他发中旨调外军入京,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被封驳归还的。
至于他们封驳的借口,自然是五花八门。
但现在时代变了。
袁可立在一边却是有些担忧的说道:“陛下,三千兵卒,可会太少了一些?”
京营号称十万人,三千人浙兵进入其中,连点风浪都掀不起来。
“袁卿放心,朕自有安排。”
他命兵部调三千人入京,京营的那些人自然会如袁可立一般想法。
三千人?
有甚用?
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像样的反抗。
然而,召三千浙兵入京,只是朱由校的明招而已。
他还准备有暗招!
不过,既然是隐秘的事情,就先按下不表。
袁可立忧心忡忡,但想到这些日子来新君的手段,也就先将心暂时放回去了。
新君不似那种想一出是一出的人。
此事他必定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另外,朕还有一事,要交由袁卿。”
袁可立愣了一下,当即问道:“不知陛下所谓何事?”
他方才起复,能够得到陛下圣眷,亦是感激涕零,不想还有重任托付?
“朕承天命,御极肃贪,非惟刑戮而已。当立《天鉴》以昭炯戒,效宋《洗冤》录案牍,法太祖《大诰》明典刑。凡蠹国害民者,皆勒其罪状,剖其肺肠,使天下知墨吏